10/08/2017
特朗普如何影響股市?
近期環球股市興旺,美股不斷創新高,特朗普總統也不時在推特指出自從他當選後,股市升完又升,他並指摘主流傳媒(他口中的虛假媒體)對此避而不談。特朗普確實是說出股市上升的事實,但有多大程度歸功於他卻值得研究。及至本周,由於特朗普與北韓公開吵咀,嚇到全球股市也轉趨觀望。當然,美國和北韓大打的可能性仍很低,但把核攻擊擺上枱面,牛市也要暫觀望。
把核攻擊擺在桌面上
美國北韓互相恐嚇不是新事,但特朗普警告會讓北韓受到世人前所未見的怒火災劫,而北韓軍方隨即回應謂已準備隨時攻擊美國關島的軍事設施,只待金正恩一聲令下云云。
美國的情報消息顯示,北韓在核彈頭和巡航導彈方面,都有了長足的改進,而美國兩艘航母也準備再到朝鮮半島,特朗普和金正恩是兩隻「愛面子的新鳥」,人們又擔心會否誤判而起火?同時,打雖然不是主觀意圖,但互相文攻武嚇,也不能排除會受到「時間表理論」所影響(即你一步我一步終於碰撞),讓假火變真火。
危機反而提供入貨機會
不過,我還是樂觀派,新一輪朝鮮半島危機反而可能提供入貨機會。全球經濟加速回升,以及聯儲局和歐日等央行退市緩慢,是環球股市進入大牛市的主要因素。至於特朗普,其讓美國退出全球減排的巴黎協定,及有外交上章法的混亂,對於環球政經只帶來不穩定。同時,他欲推出的減稅和基建大計,由於美國政爭而遲遲未進入議程,反也成為美股要回吐的因素之一。因此,主流傳媒不把股市上升,歸功於特朗普不是沒有道理。
特朗普亂出牌 弱美元則有功
我則認為,特朗普在美元回軟方面是間接有功的,而今輪股市上升大浪,也與美元回落有密切關係。特朗普在未上台之前已打出要對付貿易盈餘國的姿態,被點名的不僅是中國,還包括德國、日本和南韓等美國傳統盟友。他的一項批評,是指這些國家以弱貨幣提振出口,令美國處於不利的地位。
上台以來,特朗普仍沒有因為「美國優先」而打貿易戰;不過,貿易夥伴們都樂於看見本國貨幣稍為回升,以滿足特朗普。然而,最能操控匯價的「最大戶」始終是美國聯儲局。當美國開始加息後,美元的強勢一度走向山頂,因為市場認為美國已開始退市,而歐日等國還在繼續量化寬鬆,直至發覺美聯儲局退市緩慢,美元開始回軟。
耶倫討好市場 卻恐無法連任
特朗普過去對聯儲局局長耶倫很不滿意,認為她早前遲遲不加息,是等於為希拉莉助選,因此,他曾揚言上台後便會炒了耶倫。不過,耶倫對於新總統的批評能沉住氣,她繼續緩慢和有秩序的退市,也準備在必要時開始縮減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即是把金融資產回流市場。
耶倫較其前任伯南克更懂得應付市場,當市場擔心退市太快時,她會強調通脹未見升溫,當市場以為不會加息了,她便會提醒人們利率正常化是必然的過程。在她的誘導下,資金認為美國退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過早時美元過分炒上沒道理,因此匯市大戶普遍轉為沽美元,令美元進入調整浪。
減稅增基建 遲遲難推行
當美元調整之際,有利美國巨企在外國賺更多外匯返國,而決定股市升跌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盈利,當美企盈利的平均增幅遠勝於經濟增長時,加上美元回落,美國人投資於美股,便可帶來保本增值的目的,這與誰做總統的關係並不大。而事實上,當美股大升時,特朗普的聲望卻由於團隊內鬨及「通俄門」事件的發展而進一步滑落,這不是主流媒體唱衰便可以實現的,而是大部分投資者對於在股市獲利,根本不會歸功於特朗普在白宮執政!
對於耶倫和聯儲局,大口普則早已收口了,但一般相信,他不會自打咀巴請耶倫在明年初任期屆滿時留任。另一方面,耶倫亦要面子,難以明言很想總統繼續委任她,因此,有可能耶倫會成為多年來「最短命」的聯儲局局長,做一屆便執包袱。不過,就算不再做主席,她應該仍可留在聯儲局內,除非是特朗普夠膽再公然反臉。我認為,無論換任何人,對美股都不會是好消息,這將是未來調整的另一個借口。
中國經濟回暖 大宗商品受惠
各方似乎都安於美元弱勢,而事實上,美元只是有秩序的走軟,這對眾多金融項目都是利好消息,今年歐日股市的表現強差人意,但仍可算是升市,而歐元日圓轉強,也有助歐日民眾購買力的提升,紓緩對經濟欠佳的怨氣。人民幣回升則有助壓抑資金外流,央行也不用再大量拋售美元來壓抑美元的升勢,投機份子暫已知難而退,至於內地股市彈不起,我認為主要是本身估值相對仍高所致。
其實,新興市場股市整體是今輪美元弱勢的受惠者,這有利於資金留入炒作,也有利於大宗商品價格回升,而不少新興國家依賴出口原材料「搵食」。除了美元回落之後,中國經濟較預期為佳,也有利於大宗商品的價格,因為中國是主要的需求國。
金價高位遇阻 需靠大口及小恩幫手
美元回落當然也會利好金價,不過,在反彈至接近1300美元時,也似是無力再進了,畢竟現時看不到通脹壓力,短線要靠大口普和小恩子「幫下手」。
港元資產也是美元轉弱是受惠者,港元兌美元回復正常,由於有聯繫匯率的保障,熱錢樂意留下來炒股。北水見港元回落,也更有信心買入早已偏低的H股、或優質的香港本地股票。此外,港元不跟隨美元加息,也有利於繼續提振樓市,儘管價格已太高,短期內要先橫行整固。投資主要看收益回報,港股平均市盈率和息口相對於國內外市場仍有優勢,我仍然認為每輪調整,都是買入的機會。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