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012
發給神舟九號的電郵
神舟九號飛船,掀開中國航天史突破性一章。中國計劃在2020年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屆時中國的空間站估計在世上先拔頭籌。
這次神九有多項前所未有。其一,是首次實施神九與天宮一號的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其二,是首次搭載活體蝴蝶(卵和蛹)升空。破蛹成蝶和蝴蝶升空,代表著夢想的實現與飛躍﹔其三,航天員是兩男一女的飛行組,男的是景海鵬和劉旺,女的是劉洋,而神女劉洋,則可提供女性上太空的生理和心理的實驗數據﹔其四,是實現地面與飛船進行物資往返運輸,以及用電郵形式從地面向航天員傳送信息,內容包括音頻、視頻和文本文檔等數據格式。
關於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早已從1960年開始,在新疆的戈壁沙漠邊沿建設火箭試驗基地,開始研製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到1970年,利用長征一型火箭,成功發射第一個人造衛星﹔在1980年,已有能力回收人造衛星﹔在1999年及2001年分別發射「神舟號」及「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 2002年3 月發射「神舟三號」無人飛船,但裝有人體代謝模擬裝置,也進行意外時的逃逸試驗﹔該年12月又發射神舟四號,在其返回艙內增加兩個座椅,坐著兩個模擬航天員,他們的工作、生活和醫護物品一應俱全,飛船且在太空展開太陽能帆板、調姿等動作。
2003、2005年,神舟五號、六號載人飛船分別發射,並安全返回地球。神五升空,楊利偉整套重10公斤的宇航服沒有離身,他只在艙內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神六在返回艙之外加了軌道艙,並首次在軌道艙展開微重力等多項實驗。2008年,神舟七號三名航天員有兩人首次出艙活動,並在艙內把宇航服換成連身操作服,除出艙外,還進行空間材料科學實驗。而神舟八號則於去年11月發射升空,並開展中德合作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中國如今已是世界上繼美、俄之後,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這些科技不一定是最新的,卻是「懂得如何做的竅門」(know -how),並且累積其中的關鍵技術。作為中國人,此舉不但有助提升中國的國際聲望,也令相關科技,如生命及生物科技的研發水平全線提升。此外,航天科技也帶來經濟效益,令中國對研發過程的生產技術,擁有知識產權。
作為中國人,理應對中國的航天科技引以為榮。如今航天員所收到的電郵,主要包括通過地面專用的平台傳送指導性視頻、飛行計劃、家屬來信以及收取自己喜歡的電影、音樂等。不過很多網民已急不及待,私下發出電郵,不理會航天員是否收到,而是借機批評當局,重視發展航天科技,神九光是燃油就燒掉三十多億人民幣,相對下較忽視老百姓面對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眼看內地的房價和物價標升、大學生就業困難、福利保障不足、食品安全失效、貪污腐敗盛行、貧富差距擴闊,航天科技先進又有何用﹖
難怪有網民在慨嘆,今日中國是「飛船上天,道德探底」。這種映照固然令人痛心,但平情而論,航天科技與民生難道不可以兩者兼顧,而要勢成水火嗎﹖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