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1
教導子女學會「擔心」
很多子女未嘗「擔心」滋味,往往興之所至時,便任意妄為,不惜與父母對著幹。故此, 在小孩子懂性後,父母便應教導子女學會「擔心」。
記得十歲的小龍放學後,說要到同學家裏做專題研習,他估計六時許便能回家,可是於七時還未抵家。
我正在擔心著,眼見大龍憂心忡忡,不斷的打電話找相熟的同學問小龍的蹤影,更詢問可有小龍的進一步消息。六歲的小鳳也追:「二哥呢?天黑了,他為甚麼還不回來?」
對子女的品德教育,父母能把握情景進行教誨,永遠是勝過千言萬語的說大道理。
大龍在找不到要領,便詢問媽媽小弟發生了甚麼事? 他會不會有意外?
我見大兒子隨時留意弟妹的動向及加以愛護,給他高度的嘉許。藉此機會,讓他說出感受。
他給的答案就是如此真實:「我心跳動得很厲害,很害怕。 我所有能找的同學都給他們通過電話,有些同學說小弟五時便離開了, 他說他是立即回家的。」他怕小弟可能出了意外。
我捉緊時機,向子女說明『擔心』是怎麼樣令人難受。只要過時不見,腦就會胡思亂想起來,坐立不安。所以,預定時間如有甚麼變更,便要儘快通知家人,免得家人掛念。
你的家庭有沒有類似個案發生?
最重要的是我們捉緊如此難得的機會教導孩子,使他們明白「擔心」給人的折騰和不安。點醒他們這是「愛」和「關懷」的表徵。 盼望他們常常記得:「我以後一定一定會準時回家。」
我希望父母藉著一次遲歸事件,與子女探討人對「允許延誤時間」的心理關口,表現擔心發生意外的驚惶,及使他們明白家人的語氣和用詞也是出於「關心」和「擔心」。使他們有所感觸和領悟,對父母之苦心也能體會。
如有「關心」和「擔心」作為根基,那麼兩代之間,很多問題也可以溝通和磨合。事情的發展,也不致令大家痛苦和內疚。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