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2018
再談上海與香港資本市場之爭
近期市場有很多資本市場謠傳或消息,如內地資本市場將加速發展中國預托證券(CDR),加快吸納所有紅籌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的中資科技企業回歸A股,甚至有提及會否開放同股不同權等等建議。有些看似已經落實,有些看似僅屬吹風,引起香港證券業及交易市場的關注。
無論如何,早前在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的工作建議的第一條即優先提出了「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建議「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以及「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這些都是需要資本市場的推動及配合。
其後,在第二條即提到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在具體規劃上,國策發展更具操作性,激勵人材發展,提出了「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國家亦予以支持,「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政策十分到位,與早前中國證監會鼓勵四個行業(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獨角獸」公司上市以及海外互聯網企業回歸A股的政策互相呼應。在A股發展的同時,香港證券市場如何面對A股的競爭,亦值得大家的深思。
無論如何,A股加速國際化已經是一個事實,昨日筆者分別接受上海證券報及證券時報的專訪,談到MSCI新設立12個中國相關指數的背後意義。本次發布是為A股納入MSCI指數做預熱準備,MSCI中國A股指數本身就有包括了滬深300重要標的個股,本次推出是新的指數產品為中小盤投資提供了參考標的,有助於投資者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A股股票。
這12個中國相關指數涵蓋大型、中型、中小型股指和A股人民幣指數等不同類別。這種做法是把納入的標的做分類參考。MSCI此次推出這12只指數主要是為MSCI「納A」做準備,同時出於分散產品的考慮給投資者提供參考,讓投資者「預熱」。12個指標面世並不意味著投資者或基金馬上開始追蹤它們,基金也並不一定設立相關對標的基金產品,投資者會有自己的决定。不過,此次發布的12個新指數,在筆者眼中看來,可能會成為A股逐漸被更大幅度納入MSCI的「後備部隊」。
上述指數包括多個中盤股和中小盤股指數,這兩類個股並不在第一步被納入的考慮範圍,MSCI在今年6月將僅納入可以通過滬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大盤A股。A股進入了最後倒數的新時代,很值得期待。此後,A股市場和國際投資者的互聯互通,比起其他形式將來得更加徹底。本次發布可謂是為A股納入MSCI指數做預熱準備,MSCI中國A股指數本身就有包括了滬深300重要標的個股,本次推出是新的指數產品為中小盤投資提供了參考標的,有助於投資者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A股股票。
在這大背景下,香港如何出招應對?值得思考。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