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2016
一切都拜量寬所賜
自從環球央行實行量寬印錢,本港不斷輸入大量資金,當觸發資金氾濫後,社會就似乎走上了表面繁榮、家道中落之路。
勞動市場受制於結構性問題,失業率數據表面健康得很,但近年的高通脹,背後是增長率愈來愈低,滯脹現象已經相當之明顯。高樓價是一個問題,更重要是過去十多年以來,經濟過分嚴重依賴以自由行為首的旅客消費。
有券商就統計過,自2008年以來,到港旅客每升一個百分點,消費就增多零點二個百分點,亦令居民平均收入額外受惠多百分之一。
奈何,這額外的一個百分點,老早就被以無數更多個百分點上升的生活成本所蠶食了;連帶香港地的貧富懸殊與年輕人難上車的問題,也要拜美國量寬之賜。
環球央行近日的行動,在短短不足一個月之內,就令到市場由相當悲觀、變為活力再現。惟現實是,這種有如建築在浮沙之上的虛浮效應,可維持時間已經愈來愈短,所遺留下的問題,卻一次比一次大。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你認為政府是否需要對網約車平台進行更嚴格的規管,以保障的士業界的利益嗎?►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