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2013

說印

  • 費吉

    費吉

    中國文史哲學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國戴維德基金會(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亞殊慕蓮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導賞員,足跡遍及外國及香港拍賣場、博物館。國內宋代窰址考察團顧問,對宋瓷硏究獨具心得。曾師從已故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現時為多個國內外私人收藏機構顧問,以及《古玩裏的金錢世界》作者。

    古董投資秘笈

    逢周二更新

 

  清代大才子龔自珍無意中購得漢鳳鈕白玉印一杖,印文「緁伃妾娋」,作了一番考據之後,認為此印大有來歷,是二千多年前未央宮趙飛燕的遺物,證據之一是印文之中最後的一個「娋」字。

 

  漢宮中趙緁伃很多,飛燕的妹妹合德,也是婕伃;漢昭帝的生母,姓趙,也封緁伃。龔自珍指出,漢朝揚雄所著,晉朝所注的十之卷《方言》,第十二卷中有這個「娋」字,解釋是: 「娋,姊也」。姊妹同封緁伃,趙飛燕是姊姊,用此「娋」字,巧合雙關。第二個證據是「娋」字左面的篆法奇古,作飛鳥之勢,當為「燕」字。此雖有些穿鑿附會,但文人好事,歷來都是如此,大才子為此還賦五律四首,以誌其事:

 

  龔詩小序云:「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文曰『緁伃妾娋』,旣爲之說,載文集中矣,喜極賦詩,爲寰中倡,時丙戌上春也。」詩曰:

 

   寥落文人命,中年萬恨幷,天教彌缺陷,喜欲冠平生;

 

   掌上飛仙墮,懷中夜月明,自夸奇福至,端不換公卿。  

 

   入手消魂極,原流且莫姓,姓疑鉤弋是,人在麗華先;

 

   暗窗拼氣勢,休尋「德象篇」。定誰通小學,或者史遊鐫。    

 

   夏后苕華刻,周王重璧台,姒書無拓本,姬室有荒苔。

 

   小說寃誰雪?靈踪閟忽開。更經千萬壽,永不受塵埃。  

 

   引我飄颻思,他年能不能?狂臚詩萬首,高供閣三層。

 

   拓以甘泉瓦,然之內史燈。東南誰望氣?照耀玉山稜。

 

  收藏家如此好古兼有詩才,莫說當今之世,就算在清代亦十分少見。另一個大收藏家乾隆皇帝,好古兼有詩癮,他作的詩被時人戲稱為「乾隆體」,雖合平仄,但淡而無味,不讀也罷。

 

 張照  韓愈《石鼓歌》(局部)

 

  乾隆皇帝除了愛作詩,還喜歡鈐印。歷代書畫除非不入他的法眼,庶幾逃不掉他的糟蹋。三希堂之寳: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當然難逃一劫,就算是時人張照所書的韓愈《石鼓歌》亦被他鈐印37方。此人手癢之疾之嚴重,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璽,《說文》王者印也。嚴格來說,后妃所用之印,不能稱為璽,如慈禧太后所用的「體和殿珍賞」印只應稱為宮殿印,皇帝所用之印才能稱為璽。無論清宮中所用的璽或印,小部分由宮中內務府直接管理的長蘆鹽政轄下的玉匠所造,大部分由蘇州織造管轄的蘇州玉匠刻字。材料方面主要是和闐白玉、青玉、翡翠、壽山石、檀香木、岫岩玉等。

 

清乾隆交龍鈕白玉璽 印文《信天主人》

 

  最近幾年,清朝玉璽、印的拍賣已被蘇富比壟斷,而背後的一大功臣卻是故官博物院宮廷部某人。此人持有一部海內孤本《乾隆寳藪》(乾隆御璽印譜),等閒不會示人。所有乾隆玉璽拍賣之前都要經他拿實物與《乾隆寳藪》對比。

 

  他常作英雄欺人之語,每一方經他手鑑定的玉璽都差不多有同樣的描述:

 

  「該璽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乾隆寳藪》(乾隆御璽印譜)中有明確著錄。經與實物比堪,無論是質地、大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該書中的記載完全相合,可以確定此璽為乾隆時期的真品。」

 

  大小、篆法佈局與《乾隆寳藪》相合還說得通,質地又如何比堪?

 

  幾年前有一方矮身的乾隆玉璽拍賣,鈕的雕工卻是明顯的康熙工藝,他卻鑑定是乾隆將他爺爺的玉璽磨掉印文,重新刻字。這個說法我不敢苟同。某人為了要令買家信服是乾隆玉璽,甚麼穿鑿附會的說話也可以說出口。當時是滿清盛世,宮中不缺優質玉材,而康熙是乾隆的爺爺,乾隆如何尊敬他的爺爺,由他做了六十年皇帝之後退居為太上皇,不敢超越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一事便可見一斑。一個如此尊敬他的爺爺的皇帝,卻拿他爺爺的遺物磨去印文,重新刻字,可信嗎?

 

  我一直相信,無論是甚麼專家學者,一為商界服務,牽渉金錢利益,公信力亦會付之東流。

 

慈禧太后青玉印 印文《體和殿珍賞》

 

  一方慈禧太后「體和殿珍賞」青玉宮殿印舊年在香港拍賣,是四十多枚以體和殿為印文的宮殿印之中其中一杖。拍賣目錄如此介紹此印:

 

  「現拍品是於1905年從巴黎古董商Phol購入,並一直存於弗樂依安之家族大宅,承傳至今。」

 

  查書,慈禧太后殁於1908年,八國聯軍入京發生於1900年。如拍賣目錄的介紹屬實,這方清朝宮殿印一是贋品,一是八國聯軍入京時所掠奪的文物。中共和左膠們對勞什子的圓明園獸頭搞多多花樣,又發動假拍又試圖禁拍,但對明顯是紫禁城皇家寶物卻視而不見,真奇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立法會年底換屆,民主思路湯家驊指,市民不滿意本屆議員只懂追捧中央言論、不熟悉所審議法例等,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20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英華發表於 2014-1-13 10:48 PM
  • #21
  • 中共和左膠們重康、雍、乾以盛世自比並足,乃政治出發點 ,輕晚清乃因列強主導致喪權辱國而不讓社會喩今,看古董及費sir專欄以洞國情世態, 秘而不宣,一樂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4 10:58 AM
  • #19
  • 你學貫中西,用中文答我吧,我冇時間去了解你的獨特英文(非貶義)。
    無謂強詞奪理。最後一句:公道自在人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ile發表於 2014-1-4 10:48 AM
  • #18
  • 回覆 #16 jutice


    I just don't understand why you keep over-evaluating yourself. Have you read Ernest Hemingway"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
    John Donn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4 10:29 AM
  • #17
  • 修正16#
    你不會無的放「矢」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4 10:27 AM
  • #16
  • 你雖然沒有指明道姓話我,我想問Flattery is always welcome! 是因何而寫?你不會無的放吧?你不是看了11#和12#而作出的回應嗎?你不知flattery一詞是貶義嗎?
    我不知你是什麼年紀。但作為成年人,要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我一向欽佩費sir是我個人看法,你不認同也是你的自由,何必單打他人?我不想在此專欄引起罵戰。公道自在人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ile發表於 2014-1-4 10:11 AM
  • #15
  • 回覆 #14 jutice


    I'm afraid you're over-conscious. Did I say I disagreed with you? Of course we laymen apply different
    standards on the columnist (who's supposed to be professionals) and us as readers (being amateurs).
    When you live to my age, you'll take things/matters on a more enlightening perspectiv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4 10:04 AM
  • #14
  • 這不是恭維奉承,是來自我真心的話。請問你認為我那些話是'flattery' ? 有那些話你不認同?請具體說明。

  • 引用 #13 nile 發表於 2014-1-4 08:59 AM

    Flattery is always welcom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ile發表於 2014-1-4 08:59 AM
  • #13
  • Flattery is always welcom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3 04:54 PM
  • #11
  • 費sir博學多聞,令人敬佩,而這專欄仿似小型博物館,讓我們認識中國文化。今次有機會看到玉璽玉印及了解它們的分別,並欣賞到張照的墨寶與龔自珍的五律,眼福不淺,獲益良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費吉(作者)發表於 2014-1-1 11:38 PM
  • #10
  • 回覆 #8 ckffon


    古董不懂不重要,只要欣賞它們的美便成。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kffon發表於 2014-1-1 10:39 PM
  • #8
  • 古董果然是不熟不玩,我喜歡古董背後的歷史,卻對古董不熟悉,每次都是路過看看就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吏治敗壞共產黨發表於 2014-1-1 10:23 PM
  • #7
  • 很喜歡先生的文章!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費吉(作者)發表於 2014-1-1 09:28 PM
  • #6
  • 回覆 #5 Cupccc


    多謝。

    對於古字畫我認識不多,但我會盡力而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upccc發表於 2014-1-1 01:55 PM
  • #5
  • 每期必不會錯過「古董投資秘笈」,引人入勝之餘,令我茅塞頓開,實獲益良多。
    希望今年多些介紹古字畫。
    祝費先生新年快樂,繼續開發文物智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費吉(作者)發表於 2013-12-31 11:00 AM
  • #4
  • Happy New Year to all the readers.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費吉(作者)發表於 2013-12-31 11:00 AM
  • #3
  • 回覆 #2 真假


    是的,收藏家肚子裏沒有些少墨水,只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真假發表於 2013-12-31 09:54 AM
  • #2
  • 一個印, 四個字「婕伃妄娋」, 已大有來歴, 需把玩於手中, 需有些肚墨, 能有幾人? 圓明園獸頭則不同, 十二生肖. 你屬豬? 你屬狗? 看! 這是豬頭, 那是狗眼. 非常能引起同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Art Month 2025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