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2015
那些電影給我們的啟示
台灣有一對姓水的夫妻,非常喜歡看電影, 也常常被電影裏角色的情緒牽動。
看完《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就超想衝去法國; 看完《美味不設防》( No Reservations)就立即想煮一碟意大利麵;看了《玩轉身前事》(The Bucket List)就動手寫他們的人生清單。他們所寫的那份人生清單中,有一條他們共同的夢想,就是啟發人心。
某天,電視上播著一部感人的電影《秋田犬八千》,兩夫妻領養的流浪犬小米正躺在水太懷中可愛地撒著嬌。水先生突然有感而發說:「對你來說,牠可能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對牠來說,你卻是牠的全世界。」一句簡短的話似乎就與這部電影緊密地結合了,於是他們就一面看電影,一面在電影中發掘一些啟發人生的句子和小片段,並將所寫的放上網。就這樣從2012年成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網站以來,在Facebook上獲得六十幾萬的讀者, 在Instagram上有三十幾萬個追蹤者,他們粉絲團由此誕生。
每篇文章發出之後,對於讀者的每一個回應他們都非常在乎。最讓他們感動的,不是有多少人按了讚,或是有多少人分享,而是看到讀者就他們的文章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人同意,也有人反對,甚至有讀者會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不管反應是甚麼,只要讀者對於他們推薦的電影能夠有所共鳴、發聲討論,都會讓他們非常開心。
那些一個人的事、兩個人的事,關乎人生的100件事
幾年來,他們寫過近千部電影,寫了3000篇文章,把看電影的感受和心得寫下來,與網友分享。網站擁有超過100萬粉絲。現在,他們篩選有關文章,編成一本書,書名叫《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副題是:「那些一個人的事、兩個人的事,關乎人生的100件事」。
他們關於某一部電影的觀點,你當然也可以不同意。但如果你因此而去思考「這部電影教了你的事」,那就是他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作者對每一部電影都寫下他們獨一無二的記憶,比如其中的精彩對白:
《魔球》 (Moneyball, 2011):「努力的結果,不一定會是成功,但絕不會是後悔。」
《雷霆戰駒》(War Horse, 2011):「人生是一條路,讓你碰見不同的人;有人陪你走一段,有人陪你走一生。」
《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ption, 1994):「耐心不是讓你空等,而是要你在等待時堅守你的信念。」
《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只因為你覺得不重要,不代表你可以不盡全力。」
《心跳500天》(500 Days of Summer,2009):「某些人來到你的生命中,不是為了愛你,而是讓你感到值得被愛。」
《情迷月色下》(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4):「談愛情和看魔術很像,被騙的人,多少都有那麼一點心甘情願。」
第一章:「那些電影教我們看不同角度的人生」
這些句子在看電影時你或許會被觸動,但沒有記下來吧。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這本書分五章。
《拉闊愛的人》(Pay It Forward, 2000)說:人生中最快樂的,是將快樂帶給別人。
《寫出友共鳴》(The Help,2011)說:比起學著說些大道理,成熟更是學著用心體會身邊的小細節。
《珍奧斯汀奇情書友會》(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2007)說:一個人就像一本書, 有著獨特的故事。但你若不翻開封面, 就永遠無法體會其中的精彩。
《辯父律師》(The Judge, 2014)說:有時你能陪家人做的事,會比你能替他們做的事還珍貴。
《魔球》(Moneyball, 2011)說:別去煩惱那些在你背後議論的人。他們會走在你後面,不是沒有原因的。
《尋找快樂的故事》(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說:成功除了勇敢、堅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1999)說:沒有無法達成的夢想,只有太早放棄的自己。
《老爆伴郎團》(Last Vegas, 2013)說:只要跟朋友在一起,傷痛就會少點,歡笑就會多點,人生就會快樂點。
《黑魔后:沉睡魔咒》(Maleficent, 2014)說:沒有誰能夠永遠傷害你;當你懂得放下時,傷就開始癒合了。
《大話王》(Liar, Liar, 1997)說:真誠不是要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每句話都發自內心。
《閃亮人生》(The Intouchables, 2011)說:友情之所以能長久,在於彼此心中都將對方放在跟自己平等的地位。
《黃金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2011)說:你必須先知道你在哪,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甜心先生》(Jerry Maguire, 1996)說: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不妨想想那些相信你可以的人。
《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 2001)說:隨遇而安不是要你逆來順受,而是在困境之中找到值得享受的小細節。
《戰逆豪情》(Fury, 2014)說:一個好的領袖會把三樣東西留給他自己:疑惑、恐懼、與責任。
第二章:「那些電影教我們看兩個人的事」
《熱血喪男》(Warm Bodies, 2013)說:讓血流動的是心,讓心跳動的是愛。
《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 1995)說:愛總是讓人期待,卻又害怕受到傷害。
《摘星奇緣》(Notting Hill, 1999)說:不是一句我愛你,兩人就能在一起。
第三章:「那些電影教我們看一個人的事」
《街頭超人》(Hancock, 2008)說:如果討厭自己,那就做點什麼。哪怕一天只改變一點,你會慢慢變成那個你喜歡的自己。
《哲古華拉少年日記》(Motorcycle Diaries, 2005)說:旅行最大的收穫,就是在陌生的風景中,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 1997)說: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機會,而是決心與勇氣。
第四章:「那些電影教我們做自己的事」
《死亡魔法》(The Prestige, 2006)說:追逐別人的目標,只會帶你到不屬於你的終點。
《魔雪奇緣》(Frozen, 2013)說:做自己並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而是不會輕易讓人動搖你的信心。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1994)說:保持專注。把心放在事情上,別把事情放在心上。
第五章:「那些電影教我們看在當下的事」
《緋聞教主》(Easy A, 2010)說: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喜歡你是你的事,不是別人的事。
《寫出友共鳴》(The Help, 2011)說:不要期望自己的意見會被認同。在意見相同的人身上可以得到慰藉,但在意見不同人的身上卻能得到成長。
《伊人當自強》(Erin Brockovich, 2000)說:不要期望別人對你的尊敬,大過你對你自己的尊敬。
《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2010)說:有三件事可以讓你的人生更美好:放下過去,期盼未來,把握現在。
你可能同意,可能反對,甚至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不管反應是什麼,只要讀者對於水生水太推薦的電影能夠有所共鳴、發聲討論,都會讓他們非常開心。
作者希望你因此而去思考「這部電影教了你的事」,並將美好的事投射到你的人生中,讓你變得更強壯、活得更自在。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那些一個人的事、兩個人的事,關乎人生的100件事》
作者: 水ㄤ 以及 水某
由 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