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14
《再見•香港》尋找陌生的舊日香港
由Angryangry 繪畫的淡彩素描和曹民偉(小草)的文字書寫,組合成一本書《再見•香港》,所呈現的圖像和記述的人、事、物,許多都已不存在,有的還留存一點蹤影,但似乎也很快就會湮滅。
現在許多在香港居住了幾十年的人都說,香港已不是他們熟悉的香港,香港已經變得陌生了。我們熟悉的景物,那些有味道的舊建築,那些小店舖,老街坊的人情,都慢慢消失。
當然,更讓人惋惜和極力想要留住的,是香港百多年形成的傳統價值,不管是英國殖民者帶來的法治和自由,還是我們從傳統中國存留下來的風俗人情,或者從大陸移民來港而帶來的勤奮靈巧,又或者是香港獨有的中西結合交錯的文化,許多曾經像空氣、陽光那樣我們習以為常卻不知珍惜的價值慢慢流失,香港人才突然醒悟,於是懷舊的思潮在社會出現。
守護天星、守護皇后碼頭、守護舊政府合署等運動湧現,但多數舊物都守不住了。《桃姐》、《歲月神偷》等懷舊電影受到歡迎。香港市民想要重見舊日香港,因為我們今天見到的香港已不是香港了。
懷舊非普遍現象
懷舊不是全世界都有的現象。歐美發達國家把舊建築、舊風物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像寶貝一樣保存、維修。他們不怕人們回顧過去,相反更希望人們回顧過去,因為舊有的良好價值觀仍然保留,曾經給國家民族帶來災難的歷史也要讓人民可以記憶。
舊時風物是社會重要的文化遺產,不論是曾給民族帶來好運還是惡運的建築物,都有它的存在價值。而種種著作也都在書寫過去的歷史真相。在舊風物面前,人們了解過去,但不是想回到過去。西方國家沒有懷舊。
香港人懷舊,是因為我們覺得,舊日我們所珍貴的社會核心價值,隨著舊風物慢慢逝去。政治的變遷像要抹去所有舊日痕跡,連郵局的郵筒都不保留。然後,法治、自由、政府的良好管治、專業精神似乎也都變了。懷舊不僅是懷念舊風物,而且懷念舊歲月,在一些舊店鋪、舊建築和一些往年舊事的陳述中,我們憧憬和嚮往舊日雖然生活艱難但總有希望的日子。
《再見•香港》這本書,讓我們「再見」到的香港,是往日真正代表香港精神的香港,而不是現在的淪落中的香港。
這本書除了可以讓我們緬懷過去,也可以讓我們繼續追尋那雖屬過去卻仍值得追隨的前人足跡。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再見•香港》
作者:小草、Angryangry
由 天行者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