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2014
《民主台灣》25年來得失何在?
1988年台灣解除戒嚴,到2013年,整整25年。這四分一世紀,民主已經成為每個台灣人的日常生活,台灣也已經從威權社會轉型為亞洲一個獨特的民主範式。另一方面,國會打架,政黨內的權謀和政黨間的惡鬥,省籍與族群分裂,媒體的藍綠歸邊和互潑髒水,使在台灣外面的人,覺得台灣不斷上演政治荒謬劇,而質疑台灣民主的意義;在台灣裏面的人,也未必清楚這個巨大歷史轉型的真正成就與限制。
25年的民主,意義何在?
台灣人類學者莊雅仲寫了本新書《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台灣著名政治評論人、香港《號外》雜誌主編張鐵志在序文中提出:「過去25年台灣民主代表的意義到底何在?」
1988年台灣才從專權體制逐漸鬆綁,四年後國會就全面改選、八年後的1996年直選總統,2000 年政黨輪替,台灣看似建立起了基本的形式民主架構,但實際上走得很快,公民社會還沒有真正建立,司法獨立和法治基礎也比較薄弱。因此建立民主架構不是民主的終點─民主還有賴公民在不同公共層次的政治參與,從社區、到社會及政治領域。
去年8月,台灣公民1985行動聯盟大遊行引起新民主論辯,一個重要的提問是:到底25年來台灣民主發展的得失何在?社會行動怎樣影響民主?
其實在15年前,這問題在藝人白冰冰女兒遭綁架殺害引起民怨與恐慌時,已被提出來。當時超過十萬人上街,顯露出對政治體制的集體不信任情緒,發出震動人心的聲明:
「政治不是你們的遊戲,而是我們的鮮血與眼淚;不是你們的權謀與惡鬥,而是我們的安全、健康與生活。」
《民主台灣》一書的作者莊雅仲說,這聲明說明一件事:不管是支持、反對或諷刺過民主的人,都應該同意選舉政治已非改革的主要場域,民主代表更大層面的改變。不過,這改變也是因為選舉已成為現實才帶來的。
分期付款式的民主進程
本書正是從社會運動團體和地方社群的角度出發,探討後威權時代台灣的民主發展。作者親身參與環保運動、社區保育等基層行動,近距離觀察勞工和女性組織的運作結構和少數族裔的身份抗爭。基於這些深入細緻的民族誌調查,他記錄一般民眾和社運人士的行動與反思,剖析「公共」、「本土」與「地方」三個建構台灣民主論述與實踐的關鍵概念,幫助我們深入了解這個不斷前行但仍矛盾重重的民主時代。
由於台灣民主選舉體制,不是在公民社會已經成熟之後才產生,因此民主化後的確比威權時期暴露出更多社會矛盾:因為一切都被公開,都可以進入政治場域辯論、鬥爭。張鐵志說這是民主選舉之後的「分期付款式」的漫長民主過程,許多長期被壓抑或者新產生的困頓與黑暗也一一浮現。公民社會雖然被解放,但仍有許多局限。
比如社運團體在資源和經費上十分困窘,在政黨輪替後,部分社運團體的能量被民進黨政府吸納,讓政治與社運關係重新經歷一段摸索期,直到這幾年才見社運風雲再起。又如公民社會中很重要的媒體,在威權崩解之後,卻沒有能成為真正的公共領域─作為一個價值與政策辯論、思想與重要資訊的場域,反而迅速地黨派化、八卦化、瑣碎化,讓消費主義邏輯徹底掩蓋了公共邏輯。
又比如,本土化和民主化本來可以互為進步動力。尤其在台灣的歷史環境下,一個移入政權不僅在政治文化資源上有嚴重的省籍不平等,在體制上也缺乏本土正當性。而在90年代之前,這些本土化訴求,無論是強調族群平等,或是住民自決,都具有相當進步性,而非一種排他性的族群主義。
多角度睇台灣
莊雅仲十餘年來密切關注民主生活的種種日常片段,檢視自由、平等、自治、獨立、集體、反抗權威等等抽象理念的具體在地實踐。他把他的觀察和分析寫成《民主台灣》這本書,最近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這些台灣民主時代所面臨的各種議題:本土、族群、社會運動、社會福利、社區、媒體,幾乎都在莊雅仲這本書被討論到。
張鐵志說,民主從來就是一個不會停止的計劃,是一個不斷抗爭,不斷前進的過程。這本書可以帶給讀者對台灣民主有更細膩的認識與反思。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
作者:莊雅仲
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