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2014

《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對全球的警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和「大國崛起」有關的書籍中,《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毫不留情地揭示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和破壞力。兩位曾在上海,北京任中國特派員,十年前開始報導中國及亞太區新聞、經濟議題,經驗豐富的調查報導記者,自2009年起,花兩年走訪25個國家,作了500個訪問,透過實地採訪的第一手資料,探尋中國在開發中國家的擴充趨勢,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亞洲,內容充滿批判性。

 

書名: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China’s Silent Army: The Pioneers, Traders, Fixers And Workers Who Are Remaking The World In Beijing’s Image)

作者:胡安。巴勃羅/埃里韋托。阿拉伍侯(Juan Pablo Cardenal & Heriberto Araujo)

出版:聯經(中文版)/Crown(英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自序」提到,中國全球的擴張行動勢不可擋,是由西方經濟衰退促成。「金融危機非但助長了中國在開發中國家的勢力,也讓這個亞洲巨人得以敲開西方大門。」

 

  作者認為,中國有征服全球的野心,「我們正在目睹一個中國遲早會攻克西方市場的擴張現象。中國已在世界投資主權債務,在東歐承造新的基礎建設, 在西方拯救瀕臨倒閉的品牌。世人正面對中國在全球擴張,緩慢而持續的佔領過程, 它勢必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且極可能已為21世紀的世界新秩序埋下根基。」

 

  全書八章,記者走在最前線,發掘真相,由蘇丹水庫到緬甸玉礦,土庫曼的天然氣田,杜拜的商場到剛果的礦場,了解中國正建立的龐大勢力,如何影響自然資源,及帶來潛在的影響。記者採訪的往往由是最低下層、命運最悲慘的工人,或前線的計劃企業主管出發。小人物為改善家人生活,犧牲自我,充滿不屈的生存意志。如蘇丹的中國農夫、埃及挨家挨戶兜售紡織品的移民工人,又稱「中國包袱族」,非洲當地及由中國飄洋過海去工作的基建工人,以及在亞洲各地掌理大型礦場、林場和天然氣開採計劃的企業主管。

 

  中國開闢市場,攫取自然資源,積極締結有力盟邦。書中描述不負責任的中國企業,把中國勞工帶進非洲,嚴重剝削、勞役海外工人,破壞自然環境。第二章「新絲路」,揭示亞洲巨龍在中東的勢力,中國和伊朗的核子計劃的關係。廉價勞工為中國揮軍中亞市場提供優勢,令伊朗可肆無忌憚參與西方貿易禁令和經濟制裁力阻的貿易活動,如武器走私和核子技術交流。

 

  第三章「前進異國礦場」,提及緬甸軍政府和中國企業結盟,在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森林資產的緬甸,所有資源開採業均受中國主宰。中國銳意開發礦產林產,卻無視帶來的問題。記者實地採訪柏坎鎮,那兒是現代煉獄,幾千個年輕人在礦坑挖礦,同時也有賭窟、妓女、愛滋病和瘧疾的問題。

 

  第六章 「世界工廠新受害者」,描述中國在當地的基礎建設對勞工的剝削,以致出現所謂的非洲的中國新奴隸;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企業給予勞工的工作條件惡劣,記者採訪了秘魯和緬甸礦場,蘇丹和安哥拉的建築工地,莫三比克大型工程,尚比亞採礦區,都有中國企業如何壓榨員工和漠視勞資衝突。

 

  此書的西班牙版於兩年前出版,去年的英文版更新中國在非洲,亞洲及中東,拉丁美洲等地擴張的情況,和過去十年中國扮演的角色。中文版月前面世,但內容一點也不過時,正好反應大國在銳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既建設又破壞的種種問題,也影響全人類的生活,值得我們正視和反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醫護之選 | 維柏健【加拿大關節銷售No.1】指定產品買1送1 (優惠期至25/2/2025)►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8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jutice發表於 2014-1-18 10:59 AM
  • #9
  • 中國人由東亞病夫變為強國人,期間經歷不少流血流淚的改革,作為中國一份子,榮辱與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4-1-16 05:53 PM
  • #8
  • 回覆 #7 appflora


    正是, 我看的是英文版: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man by John Perkins, 非常值得細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appflora發表於 2014-1-16 04:19 PM
  • #7
  • Shulin 說的書應該是 經濟殺手的告白?
    所有事情都有雙面的。中國未有能力進入非洲之前,西方國家早已在那裡大肆破壞,留下的只有讓人傷心的歷史。現在就算人方投資者所做的設施、未必全部有用,也許如外國評論所說﹕進行經濟侵略。但是,一齊看來是比起之前的歷史光明許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4-1-16 08:36 AM
  • #6
  • 同意。大國博奕,以攻為守,似乎是免不了的事實。多年前看過一本書,筆者是IMF的經濟學家,親述美國如何利用這些組織在發展中國家寫經濟報告,令他們興建一些他們全不需要的電廠或基建設施,讓美國公司賺大錢,又或在南美發現有石油資源的農地與農民商議在附近起小城填,有教堂及學校,騙走有石油的農地後全面撤出,農民的生計頓失依靠。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掠奪更可恥,但就是包裝了,不為人所知。這個經濟學家在太太生了孩子後突然發現自己是世紀幫凶,後悔不已,寫下此書。

  • 引用 #5 wyd 發表於 2014-1-16 01:48 AM

    相信全世界對「大國崛起」都很矛盾,既趕着「黐金糠」,又怕中國對各國進行經濟侵略,掠奪資源。 絕對不是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yd發表於 2014-1-16 01:48 AM
  • #5
  • 相信全世界對「大國崛起」都很矛盾,既趕着「黐金糠」,又怕中國對各國進行經濟侵略,掠奪資源。

    絕對不是質疑《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的真實性,作為香港人,更清楚強國還有很多改善空間,也親身經歷過殖民者雖然為自己利益出發但或多或少惠及當地人民。

    經濟強國對外擴張乃正常現像,歐、美、以及後來的日本,不也走過這條路嗎?不過強國仍需在人權、公平這些範疇下功夫之餘,亦要學習包裝之道。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andyman發表於 2014-1-15 11:21 PM
  • #4
  • 都係走番西方國家走過的路, 也不意外.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馬靄媛(作者)發表於 2014-1-15 05:13 PM
  • #3
  • 此書不只分析,最珍貴的是第一手現場採訪資料,包括參與中國在海外建設的工人,移民和企劃人員的訪問,充滿故事性的描述。兩位西班牙記者有駐華採訪經驗,掌握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建交網絡,書中也有外交官員的回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ackyLKH發表於 2014-1-15 02:26 PM
  • #2
  • 世界改變, 中國崛起, 一日千里, 在瞬息萬變的國家之中, 一定有很多變數, 人民的思想, 行為亦有大改變, 現在分析, 言之尚早呢?不過一定是意想不到的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The Philosophy of lov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