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014

木匠聖若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木匠聖若瑟 Saint Joseph le Chapentier

麻布油畫 高1.32米 寬1.02米

畫家 : 法國人,拉圖爾(1593-1652)59歲

全名:Georges de La Tour

畫成於1638-1645年間

藏於羅浮敘利翼二層24室,暫展於北京(至五月中旬)

 

  聖若瑟,天主教的木匠主保聖人。他的遠祖是舊約的大衛,猶太人,聖母瑪利亞的丈夫,聖子耶穌的義父,職業木匠,聖經故事是這樣說的。

 

  他正用力地鑽木,工具及刨花散落地上;小耶穌小心地拿著蠟燭,用手掌保護著光,照明父親及自己的面容,光暗對比鮮明。魁偉身材的若瑟專心於工作,目光露出無名的疑惧、失意。小耶穌凝望前方,好像感覺到日後要經歷的苦難;木頭暗示十字架的苦路。小耶穌的手透光,或他本身就是光,耶穌基督是真光Lumen Christi。他的皮膚那麼幼嫩、純潔、白裏透紅,彷彿屬於非物質界,不是俗世的孩童。

 

  拉圖爾將精要的表現,將一切裝飾因素剔除,光暗配合,彷彿是幅單色畫作。神聖畫像以人性手法營製,一點不做作、不牽強。站在畫前細看,它給予人一種非常寧靜、祥和的感覺。

 

  十七世紀的歐洲非常亂,新舊教鬥得你死我活。拉圖爾活於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氛圍中。在法國,反擊新教非常猛烈,特別是他所處的洛林省。這時期的天主教在耶穌會士,方濟各會士和加爾密羅苦修會的聖德勒撒推動下,崇敬聖若瑟、嬰孩耶穌和十字架成一時尚。方濟各會士很懂得利用畫像來講道宣傳,這是他們修會自十三世紀創會以來的老傳統。新教基本上否定聖母,崇敬若瑟的運動可能是種避重就輕的辦法。拉圖爾與方濟各會有很密切關係,很可能受他們的要求而作出這幅傳世之作。

 

  拉圖爾生於梅斯(Metz)、死於洛林省(Lorraine)。從地域上看,他受北方、意大利和本國法國的文化影響。光暗操縱很成功,師承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卡拉瓦喬發明的明暗對比、產生畫面特殊效果。但拉圖爾不像卡拉瓦喬,他用的光源就在畫的範圍內,不靠外來的光。這幅木匠聖若瑟是他晚期作品,這時期他更簡潔、更多用幾何因素於構圖上。若瑟的實與小耶穌的虛,人神共融,構成很可愛的對立統一。

 

  有種流行講法,拉圖爾從來未去過意大利,故此不可能跟卡拉瓦喬學習,很有可能從荷蘭畫家那裏學到,那些荷蘭畫家與卡拉瓦喬及其學生有交往。

 

  拉圖爾在生時已經名利雙收,可以說,拉圖爾在當時法國眾多畫家中,他是最有名的一位。但死後很快就被人遺忘。路易十三世時,亦是反新教最猛烈之際,他任「王帝畫師」,但到路易十四世時,宮廷貴人們的審美趣味走向華而不實重裝飾我們慣歸類到名為巴洛克風格,這在凡爾賽宮可見一斑。漸漸無人提他,他的畫作也隨之散失到歐洲各地,甚至附上別的畫家的名字。被人遺忘兩個世紀後,終於在1915年才被德國藝術史家Hermann Voss憑他的直覺及研究耐力,重新發現他的許多錯誤地戴上別人姓名的作品。羅浮宮現擁有六幅;這次借到北京展覽的算是他的晚年代表作。這幅傑作是1938年才被發現。收藏家是英國富商Percy Moore Turner;他原想轉售給倫敦國家美術館,但因價錢談不攏,終於在1948年,無償贈送給羅浮宮。

 

  現存拉圖爾名下作品仍有不少存在爭論,就算連那位文化修養很深厚的戴高樂時期文化部長馬爾羅也被蒙了,看走眼,他簽批一張拉圖爾作品賣到美國去,原先以為是倣作,但經專家們鑑定確定是拉圖爾的真作。馬爾羅為此事要到法院作證供。這事成為藝壇花邊佳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