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3-02

投資講求耐性、耐力

 

  當別人問我投資建議時,我是真心相信我所建議的股票是有升值潛力的,而許多時候也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

 

  可是,小姨聽了我的建議買入碧桂園(香港上市編號︰2007),不在股價介乎6-7元時買入,卻在我預設的目標價12元才買;她又聽到我說過股價應該有機會上14元,她便等著,到了14元時,她又不沽貨。

 

  最終,她損失接近38,800元,投資蝕了80%,留下一個痛苦的經驗。 

 

  即便我的建議是百分百準確,但執行買賣建議的不是我。人家聽了我的建議,卻不跟從我的買賣價位和時機。結果虧了,雖然不是我的錯,但我卻難逃責任。

 

  自此,我不再胡亂給別人建議了,所有投資建議均是國企股,而且均是大藍籌的金融類股份,建行、工行和中國人壽等。

 

  我手裏有不少這類股票,亦相信她們的潛在升幅,不過,我有更多二、三線股票,包括資源、地產和基建等,相信她們的升幅更加驚人,但再不敢向別人透露了,怕他們只聽其一,不聽其二而虧本。

 

  當然大藍籌的金融類股份也不是穩坐釣魚船,但她們始終受惠國策,又是國企股,相信股價走低也只是暫時性,早晚會重拾升軌。

 

  投資是一個漫長而講求耐性、耐力的過程,不是今天買入明天賣出那麼簡單。

 

  超級大戶也是一樣,他們會十分有耐性的收集某一隻股票,即便那隻股票是他們推介,包銷上市的,他們會由得股價下跌,不做任何投資建議,讓市場遺忘了這隻股票的存在,就是要在這個漫長過程中,令早在此股票上市時瘋狂認購的小散失去信心,乖乖的把股票於低位賣出。

 

  千萬不要以為散戶區區的1000股無甚足觀,當初上市時有十幾萬個散戶認購了1000股,只要收集到80%,也有1億2千萬股,股價升上2-3元,便是幾億元的利潤了,更何況那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千億,發行25%股票,若20%聚在有心人之手,那是200億,股價上升30%,便是60億。公司大股東因有上市條例規管而賣不得股票,只眼巴巴看著大戶舞高弄低。

 

  如果心水清的話,便很容易找到這些既是市值高,又具概念、又有背景,卻又在上市之後人間蒸發了的股票。

 

  一般來說,這類股票不會「潛水」太久便會發力炒上。時間應該在上市後第一至第二年間,前一年是收集,後一年的炒上派貨。
為何不是第三年?

 

  因為上市條例有股票禁售期,大股東要在上升3年後才可買賣自己股份。至於那些策略性股東,禁售期會少過三年,有時超級大戶會和這些策略性股東結盟,一起炒上;但亦有時候,大戶也會把策略性股東的股票也吸過來。

 

  這是大戶的做生意伎倆了。(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