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2-06

派利是攻略與搶紅包大戰

  開工首日,「恭喜發財!身體健康!」之聲不絕於耳,辦公室內各人笑面盈盈,一邊互相說著吉利話,一邊派利是。「派利是」是香港農曆年的傳統,可謂是博大精深,有人列出「派利是」的特別竅門,比如:認不認得?甚麼輩分?熟不熟?睇落幾大年紀?結婚了嘛?知道我結婚嘛?有無牙齒印?主動跟我講「恭喜發財」了嘛?…經過一系列精密計算,才可決定派不派,派幾多錢給對方。

 

  做為「派利是」新丁,我有時難免糊塗,遇到熟人還好,半生不熟的親友同事,慌張忙亂中,原本熟記的攻略突然間就拋諸腦後、一片空白了,或者卡在某個步驟不懂判斷,生怕搞錯了被人笑話。後來朋友教我,只要沒結婚的平輩或晚輩,都可派。遇到沒結婚的長輩比較複雜,派或不派各有各說法,那就採取「敵不動我不動」的策略——不主動派。可幸身邊這樣的情況不多,而且親友們都不拘規矩,一封封利是代表的是好彩頭,好心意,禮多禮少皆不怪罪。

 

  同樣是派利是(紅包),北方的規矩就很不一樣。傳統上,每逢過年,大人們會通過包紅包的形式給小孩子「壓歲錢」,雖然紅包的數量比不過香港小孩,但每一封都沉甸甸,「含金量十足」。在這個通貨膨脹的年代,單單一張「百元大鈔」的紅包早已被認為是小氣,若是給至親或是剛出生的嬰兒,公價更是五百起跳,多則上千也毫不稀奇。至於「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機送禮的,那更是上不封頂,多多益善。而拿紅包的年限,從剛出生直到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為止。有了收入便成了別人眼中的「大人」,過年過節就要派紅包了。

 

  今年我返內地過年,正趕上微信推出搶紅包遊戲,令收紅包不再是小朋友的專利,一班大朋友也有機會收紅包,沾沾喜氣,有那麼一些港式逗利是的喜慶熱鬧!我將100元化作電子紅包扔到朋友圈,被隨機分成10份,立即引起眾人瘋搶,一時間紅包在群內上下飛舞,久未見面的朋友們趁機聊天、拜年,驚喜連連。還有人借「發錢」吸引人氣、打通人脈,甚至討好女朋友的親友團...400多萬網民玩的樂此不疲,據說有人收到896封紅包,拆到手軟,這絕對是這個春節最流行的全民狂歡活動。

 

  想要發紅包,首先要綁定一張銀行儲蓄卡,然後選擇派發紅包數量和金額,並填寫祝福話,再透過「微信支付」付款,發送給好友或微信群。而接收紅包的一方,只要點擊鏈接,就能打開獲得隨機分配的紅包,搶完為止。若要兌現,也必須綁定一張儲蓄卡,才能提取現金。

 

  微信的算盤打得響亮,一個幾乎是零成本的搶紅包遊戲,就令全國人民心甘情願將手機、微信和銀行卡綁在一起組合成「移動錢包」,這正正是要搶支付寶移動網絡支付的生意。馬年伊始,馬化騰和馬雲兩位叮噹嗎頭的人物便過上了招,第一回合微信勝出。去年我已初嘗支付寶(餘額寶)的甜頭,且看今年微信和支付寶會不會發更多的紅包給用家!移動支付大戰正升溫,不過提醒各位,看好自己的手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