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1-05

抹黑

  甚麼叫「抹黑」?從這個詞的表面意義看,「抹黑」就是抹成黑色,但黑色又代表甚麼?從色彩學上看,黑色是量度值最小的顏色,「黑」本身是個象形字,表示柴火熏烤後留下的煙垢顏色。色彩本身無所謂意義,更無正邪或貴賤之分。色調雖能一定程度上引起人的生物性反應,但作用於人主要還是文化反應。

 

  究竟「黑色」在文化上有何象徵意義?例如說,把爐灶抹黑了,表示把爐灶弄污了,「黑色」象徵了污穢;又如化妝員把演員的臉抹黑了,而照一般意義,黑臉是當壞人,白臉是當好人。然而也不盡然,在京劇臉譜,白臉代表奸詐、專橫、凶惡、多疑的人,如「捉放曹」的曹操;而黑臉則表示此人性情憨厚。另一個典型例子,包公的黑臉,象徵了他是鐵面無私。

 

  若從考古學與人類學的材料來看,黑色在原始時代,往往具有某種神性意義。原始人在身上塗抹黑色,屬於巫術禮儀,用來驅邪祈福,「抹黑」並無醜化惡意。中國早在夏朝時期,已崇尚黑色,雖然到周朝時黑色已開始退隱,但影響力並無消減。周人尚赤色,但赤黑之間的差別並不分明,周天子仍穿黑衣、用黑旗、戴黑玉,體現了周人對黑色習尚的承傳,以及對夏朝文化兼容的精神。

 

  在西方,天使穿白衣,有著白翼,象徵善良和拯救世人,所以教堂以白色為主,醫護人員也穿白袍,而惡魔則有黑翼和穿黑衣,象徵邪惡,以至烏鴉和黑洞等都令人感到不祥。但中國的黑色在後世何時出現轉義,成為貶詞,則難考究。如今只知中古以後的中國,隨著黄色、紅色等級地位的確立與尊崇,黑色日漸淪為賤色。

 

  例如黑心腸成為狠毒象徵;「抹土搽灰」成為强盗的代名詞。尤其是近代以來,黑色成為污穢、罪惡、反動與恐怖的修飾色,如黑幫、黑社會、黑道、黑手、黑五類等。如今只要沾上黑色,就讓人心驚肉跳,產生「恐黑」心理。在現代人心目中,給人臉上抹黑,不僅不是祝福,且是令人難以容忍的醜化,使人蒙上恥辱。

 

  歷史上最大的抹黑事件,莫如商紂王被形容為千古所無的荒淫暴君,而抹黑商紂王的第一主力自然是商朝的生死仇敵周人,日後的正史記載,都指殷商亡國,在於「紂之不仁」,成為鐵案。到了現代,對紂王評價的置疑與反駁之聲愈演愈烈,例如郭沫若便曾指出,紂王對中華民族發展上的功勞不可淹沒,他對中國東南的經營,幾乎全為周以來的史家所抹煞。

 

  另一史家顧頡剛,也指出紂王的罪惡在周人的《尚書》中只有六點,就使他變成自古未有的殘忍暴君,而顧氏通過仔細考證,徹底洗清潑在紂王身上的污水濁泥,還其本來面目。還有毛澤東,對紂王評價更耐人尋味,謂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等看作壞人是錯誤的。而在現存典籍記載中,首先為抹黑紂王平反的,應是孔子大弟子子貢,曾一針見血指出:「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貢作為孔門弟子,是政治成就最高,他的話該有點可信性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