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9
中港足球賽事的啟示
香港足球一向長期積弱,但11月17日晚上在香港旺角主場舉行的2018年世盃外圍賽中港足球賽事,引起香港球迷極大回響,其故安在?
近因是由於2018年世界盃外圍賽,中國、香港、卡塔爾、不丹和馬爾代夫編為一組,今年6月,中國足協的宣傳海報,分別針對同組隊伍,採取生活化用語,以對方特點作噱頭,從好的角度看是風趣幽默,從壞的角度看則是有心揶揄。
這張海報形容不丹隊球員的正職是飛機師、卡塔爾隊有錢買外援、馬爾代夫隊高傲且不自量力。至於形容香港隊,海報寫道:「這支球隊的人,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這麼有層次的球隊,得防著點!」暗示港隊球員華洋摻雜,「層次」分明。
但在不少香港人眼中,海報形容香港球隊的用語刺眼,甚至帶有種族歧視。事件令香港球迷譁然。網上掀起熱議,網民怒斥有關當局「狗口長不出象牙」,而內地網民則反唇相稽,指習近平主席喜歡足球,港人應成全習主席的足球夢。結果在6 月份在香港舉行的分組預選賽事,有香港球迷向中國國歌喝倒采,招來一片譴責,認為港人自取其辱。
所有這些爭議,都可追溯其因由在於近年中港矛盾升溫,球迷容易將情緒投射於體育競賽,加上這兩年香港燃起本土意識,無論政治、經濟,或文化皆浮現中港走向撕裂的現象,而港足顯然代表了本土形象,加上媒體傳播的推波助瀾,成為中港不和的催化劑。
中港之戰分組賽事的第一回合,早已於9月3日在深圳舉行,香港球迷湧去深圳支持香港,尚能保持禮貌,沒有再侮辱國歌,但賽果以零比零打和,其實對雙方出線都不利。到了今次第二回合的中港賽事,賽果又是零比零,兩隊出線已微乎其微,可謂兩敗俱傷。
如果純粹從一場球賽看,這場激戰甚有看頭,過程扣人心弦,有多次中楣和中柱的攻門出現,港隊在劣勢下表現出來的鬥志,值得喝采,尤其是守門員葉鴻輝,英勇救球,居功至偉,成為此仗的英雄。
不過賽事期間,又再將中港矛盾問題表露無遺,賽前現場播出中國國歌期間,又有部份香港球迷不理勸喻,再次喝倒采,更有人用背向球場方式表達不滿,甚至以粗言穢語問候中國球員,而每逢港隊球員有攻勢,現場便響起拍掌聲及「We are HK」的叫聲。
其實中港球隊的心態也有不同。港隊並沒有想染指世界盃,只以打敗中國隊為榮。而中國男足多年來一直表現不佳,令人失望,但在今年1月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亞洲杯,躋身四分之一決賽。這一表現,連同習近平提出要提高中國足球水準的目標,讓中國球迷又燃起了成為足球強國的希望。
卻想不到,以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也打不敗香港這個區區特區,遑論打入世界盃?內地球迷因此極度失望。當然,香港隊力保不失,多少有些運氣,因中國隊幾次攻門不是中楣便是中柱,難怪內地網民形容中國隊是「狗屎」,香港隊則是「狗屎運」。這種特點也給中港矛盾帶來啟示:港人對中國不滿,並非無因,內地需要反省;但另一方面,以香港實力,想對抗中國,是緣木求魚,又豈能只靠運氣來宣洩呢?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