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11-01

中共十八大真的怕「死」嗎?

  內地知名音樂人高曉松,1969年生於北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於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早期以電視編劇、音樂創作及製作人為主。他自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到1996年的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令他聲名大噪,攬獲多項音樂大獎,並且時常擔任各大選秀比賽的評委。

 

  最近高曉松在其網頁透露,當局對歌曲的審查空前嚴格,歌曲中不能出現有「死」字等不吉利字眼,他還透露一名歌手翻唱了《死了都要愛》一歌而遭停播,提醒同行選歌要「慎重」。此事即時引發網友熱議。網民紛紛提出改名建議,例如把「死了都要愛」改作「不活了都要愛」、「掛了都要愛」或「犧牲了都要愛」等。

 

  其實「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可是人從年幼開始,很多便對死亡產生恐懼,而中國人對「死」字有所忌諱,古已有之。漢語對人的死亡描述的詞彙極其豐富,據研究不同的說法共有兩百多種。古人對不同身份的「死」,有不同稱呼。例如天子死叫「駕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庶人之死才稱「死」。

 

  另外,和尚之死叫圓寂、涅槃或坐化﹔道士之死叫羽化或登仙﹔中國穆斯林稱死為歸真﹔若是美人之死則雅稱為「香銷玉殞」或「天妒紅顏」﹔民間也常將死亡改稱歸天、棄世、仙逝、仙遊、逝世、升天、作古等。如今的共產黨人,大可對死稱為「見馬克思」﹔而喜講中國文化的,則可說是「見老祖宗去了」。

 

  由於時代變遷,中國人已經沒以前般保守,對這個「死」字不那麼敏感。事實上,「死」字許多時也只是代表非常、極其等意思,像死硬派、臭死了、愛死了、辣死了、酸死了、酷死了等,說的人沒有忌諱,聽的人也不以為意。而近期在北京音樂圈內盛傳帶「死」字的歌不能在電台和電視台播出,不見得真有其事,因為上海、湖南等地的電視台和電台綜藝節目單位都表示未接到相關通知。至於高曉松拿此事在其網頁炒作,可能是譁眾取寵而已。

 

  倒是網民已將此事與中共十八大拉上關係,指「十八大到底想幹甚麼?連文革也沒有在九大召開時禁止歌曲帶有死字,八個樣板戲中都有死字,難道十八大想要刷新文革新紀錄?」﹔又稱「中南海到了連歌曲中的死字都害怕的地步,可見是何等虛弱。」

 

  人生自古誰無死,毛澤東也說,「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對「死」忌諱或害怕就躲得了嗎?不忌諱或不害怕就一定會比較快會遇上死嗎﹖從心理學上看,怕「死」在情緒上是一種怕輸心理,而反觀在1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十八大,會有很多人事調動,有人怕「死」可能就是怕被迫下台。

 

  過去的黨代表大會,到了召開前夕,早已有了確切消息。今次十八大則不同,流傳著不同的「名單」,好的看法是代表威權主義時代已結束﹔壞的看法是仍存有權力鬥爭的暗湧。畢竟內地政治是黑箱作業,大家只能隔箱子瞎猜,愈黑愈猜。當十八大結束了,便知誰人怕「死」!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