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3-12

中環零售人需轉型自救

  目前,中環人人戴口罩,每步皆驚心,大家均「不敢」面對面見人,飯局可免則免。口罩資源依然繃緊,但大家依然咬緊牙關,齊心抗疫。不過,不少在港的外籍人士看似輕鬆面對,並沒有進行任何防疫措施,大部分均沒有帶口罩,看似有一些自己騙自己的成份,「堅持」生活如常。現在的情況非常明顯,世界已經變了,疫情已經在歐美亞洲中東大爆發。疫情並不只是攻擊黑頭髮的人,金髮碧眼染病的案例比比皆是。筆者認為旅居香港的外籍人士,若不進行防疫,是自私的行為,甚至自己成為隱性病患者,四周播毒,人們也不知道。

 

  此前,不少媒體訪問筆者,問題始終離不開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目前,疫情進一步重挫旅遊業及旅客訪港信心。旅發局早前表示,2月中的日均旅客只有約3000人次,較去年同期大跌逾90%,情況比沙士時更為嚴峻。疫症的爆發令到經營環境雪上加霜,不少大型連鎖零售店要暫停營業或關閉店鋪,零售從業員更被迫放無薪假或被裁。

 

  去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零售商的業務出現停擺,迭加今年初新冠肺炎的影響,雙料齊下令經營更為困難,零售業的前景愁雲慘霧,本地已上市的零售企業股價持續向下,暫看不見未來,不少企業大股東索性私有化企業。上市公司提私有化,有幾點原因:首先,維持上市成本大,市場氣氛差,繼續上市的意義不大。其次,私有化後監管相對簡化,業務更具彈性。

 

 

  目前因平日客人相對稀少,為保障員工及顧客安全,多家本地零售商先後宣佈若干分店暫停營業。不少公司已因應業務需求,調整各部門及前線人手部署,以及整體員工編制,精簡架構時員工、減薪,節省成本,以及與業主商討減租事宜。

 

  不過,零售商透過短期內減薪裁員,是為了降低營運成本,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並不是解決的良策。即使是特區政府推出紓緩措施,就算業主願意大幅減租,亦只能是權宜之計,減少成本只屬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最終還是要靠增加收入,問題才能解決。目前,環球政府相對封關,外來人口或旅客差不多絕跡,內需的提振非常重要。疫情在環球擴散,形成巨大衝擊,環球企業員工不少已經在家工作,避免過度密集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作為中環人,若朋友們有機會「在家工作」,在空檔的期間必須要自我增值,多參與線上培訓,學習在未來疫後經營環境改變後,處理線上零售技巧、線上會議技巧、為未來繼續努力及打拼,轉型自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

更多中環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在家工作 #零售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