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4
新加坡的博物館
秋拍第一回合過後,尚有個把月才繼續作戰。筆者趁此空檔,到新加坡稍事休息,順道取經。在西方社會,其城市往往是先成為文化都會,再成為藝術交易中心,如倫敦、巴黎、紐約,莫不如是;亞洲則恰恰相反,許多歷史較短的城市,因為交通、營商之便,先成為了國際藝術交易平台,然後才返過來積蓄文化底蘊。香港、新加坡、台北,俱為例子,作為國都的北京、東京、首爾等,文化積累富則富矣,在國際交易方面反而遜色。
藝術市場需要資金推動,但不能老是講錢,若然只關注與錢有關的事情,便錯失了許多重要的觀察。新加坡跟香港一樣,都是彈丸之地,其開埠以來之歷史,與殖民地時代密切相關,在文化發展方面,實為對方的最佳參考。新加坡與香港的文化政策之最大分歧,是新加坡雖然只有城市大的面積,卻作為一獨立主權之國家;其獨立之歷史只有短短數十年,卻需要借用中國、英國、馬來西亞、印度、伊斯蘭傳統,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因此,其對於境內稍有歷史價值之物,俱極為珍惜,以作為自己的文化資本。譬如在新加坡市中心,隨處可見殖民也時代留下之建築物,而且保育極好,在赤道的酷熱潮濕氣候之下,仍然處於極佳狀態,許多更加以適度改建,成為了博物館,其中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zation Museum)都相當值得推薦。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前身是萊佛士圖書館暨博物館。
亞洲文明博物館,前身是殖民地政府辦公室。
以上三所博物館之優勢,在於其本身即為歷史建築,其保育極佳,結構完整,讓人可以深入理解十九、二十世紀之亞洲殖民地建築。在展覽內容方面,由於新加坡立國時間極短,其館藏質量與鄰近的馬來西亞、印尼相比,都稍為遜色,與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等,更無法相比,只能走香港一樣的路線,地地道道的把自己的開埠故事詳細敍述一遍,而其實這幾乎等於是晚清以來華僑開發南洋的歷史。這點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尤其顯著;亞洲文明博物館則著重新加坡作為多元種族國家的一面,顯示其彊小納大的文化包容力;新加坡美術館以藝術為主,而這裏在過去的確有如香港,是許多中外藝術家往返東西方世界的必經之地,中國人熟悉的徐悲鴻曾經流寓於此,民初上海美專、新華藝專出身的劉抗、陳宗瑞、鍾泗濱、陳文希,後來都定居於此,成為了南洋畫派,而吳冠中更把他生平大量佳作,捐給了新加坡美術館,成為最重要的館藏。至於當代方面,該館則更著重於與東南亞藝術界之聯繫,可說是吃遍了整個亞洲的脈絡。
新加坡美術館前身是天主教聖若瑟學院,館藏吳冠中重要作品,設有永久展覽。
除此以外,尚有兩個不以歷史建築為本的博物館值得留意,其一是濱海灣金沙旁邊的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另一個是聖淘沙的海事博物館(Maritime Experimental Museum)。藝術科學博物館放眼未來,顯示新加坡對於人類創意與科技、藝術發展之見解,現正進行美國當代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回顧大展;海事博物館內有不少之從海中打撈得來的文物,但更讓筆者著迷的是其以海盜與緝盜官為主角,呈現新加坡的歷史,以及其於東西方世界交滙之重要性。相比賭場與環球影城,更顯出獅城的深度魅力。
藝術科學博物館放眼未來,呈現新加坡的高瞻遠矚。
海事博物館以鄭和下西洋為主,展現東南亞航海歷史的迷人魅力。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