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7 14:30:45
社企「醫療版Uber」 上門視像診症創三贏
香港社區醫療資源不足,長者看病、覆診往往要左撲右撲,苦等數小時只換來數分鐘會診。
有曾於公立醫院工作的醫生,眼見長者為求醫舟車勞頓,創立「醫療版Uber」社企「老友所醫」,經手機應用程式,為長者配對附近空閒的醫生上門及視像診症,初期僅向安老院舍提供服務,今年起將發展居家醫療及綜合護理服務。
創辦人希望,服務可助長者慳錢省時,減輕院舍人手壓力,紓緩公立醫院醫療負擔,締造長者院舍政府三贏。
醫生馮治本投資逾百萬元創立社企老友所醫,他坦言沒想過回本,只希望能解決現時長者求醫問題,以及向公眾推廣視像診症,令更多醫生和病人願意踏出一步。
老友所醫創辦人、醫生馮治本曾於公立醫院工作7年,從最前線急症室、內科,至出院後外展服務均擔任過,接觸最多的病人是長者。他坦言,不良於行的長者,因小病要外出求診,通常須由陪診員陪同,而陪診費用不菲,又無法於醫療券中扣除,長久難以負擔,令不少長者延誤診治;又或選擇入急症室甚至入院,但長者抵抗力弱,入院易染病並非好事,同時塞爆公院,加重公共醫療壓力。
沙田醫院10年前試行 減成本
馮一直認為,本港醫療體制有不少痛點,但做醫生只可讓病人盡快出院。直至數年前,他接觸視像診症的技術,深感科技可解決社會現時問題。他稱,早於10年前,沙田醫院7個專科,為5間老人院提供視像診症,服務1,000個長者,證明視像診症可省9成醫療成本,亦減少約1成因行動不便而召援救護車到急症室求診的個案,惜最後計劃因技術供應商不再支援而無以為繼。
馮治本相信,現時視像技術先進,用手機便可看症,加上流動數據便宜,成本比10年前大幅下降,正正是推行視像診症的好時機,遂於2016年投資7位數創立社企老友所醫,利用手機應用程式,為長者配對鄰近而又空閒的醫生上門或視像診症,承諾診症後半小時內把藥物速遞上門,長者便可安坐家中或院舍求醫,慳錢又省時。
老友所醫初期與安老院舍合作,皆因長者不太懂用手機,院舍職員可以幫忙,加上院舍人手緊張,該服務有助減低陪診需求;現時為60多間院舍提供逾4,000次服務,多為上門診症,視像僅逾100次。
「老友所醫」診金380元 包5天藥
老友所醫基本診金380元、包5天藥,當中200元支付予醫生作車馬費。馮坦言,每個症只能賺取微利,需要做到大量診症,同時靠巡房、配藥等其他服務開源才可收支平衡,現時已見曙光,惟目前只有30多位醫生,當務之急是招募更多醫生加入。
今年起,老友所醫將發展居家醫療及綜合護理服務,前者正跟非牟利機構合作,申請民政事務總署的「伙伴倡自強計劃」資金,冀照顧獨居長者的醫療需要;此外,聯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提供綜合護理服務,讓長者能康復得更好。
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