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00:00:00
孩子改變世界的四個特質(吳嘉琪)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 成立於 2007 年, 透過對城市的重新構想,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改變,創立和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商業項目,解決香港逼切的社會和環境問題。10 年以來,SVhk 培育、投資和支持了超過 40 個社會創新項目,包括鑽的 (無障礙的士服務)、要有光 (社會地產)、Green Monday (全球綠色運動)、RunOurCity (全城街馬)等。
Source: Design For Change 網頁
一)孩子無私的同理心
DFC的第一步是「Feel」,用心去觀察、感受身邊的人和事,並選出最令他們困擾的問題。孩子們希望解決的,往往是與大眾相關的社會問題。最熱門的是環境問題、其次是教育問題,也有孩子成功解決種族歧視、童工、吸毒等複雜難搞的社會議題。他們提出的方案,往往以「利人」為先,再想想自己能力範圍可以貢獻的方法。印度的中學生,留意到在學校裏默默工作的清潔姨姨不被重視。縱然印度的階級觀念極重,但學生們不理其他人的目光,教姨姨們認字、進行家訪、並堅持叫她們的名字。其中一位清潔姨姨從來沒有執筆,更沒有試過跟學生們平坐,對學生為她們做的一切,感動得熱淚盈眶。
二)孩子運用獨立的創意思考
DFC的第二步是「Imagine」,想像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智利的小學生不滿在小賣部常常被高年級學生打尖,想像一個又公平、又有效率的小賣部,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充足的玩樂時間。他們認真思考,brainstorm出多個方案,最後想到改善小賣部的設計。小學生將想法告知老師,更與小賣部老闆開會,最後不但成功開了一條初小學生專用的通道,更將小賣部的枱面改矮,讓老闆更容易看到長得「細粒」的同學。覺得學生可愛之餘,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創意與行動力。
三)孩子超強的組織力
DFC的第三步是「Do」,以Yes I Can 的精神,將想法付諸實行。不丹的學校很多位於山邊,學生每天上學都有可能跌落山,非常危險。15歲的女孩Anita帶領其他同學,在附近的村莊收集竹子,之後一根一根地在山坡上建起圍欄,最終改善了整條上學的道路,保護了整個學校的學生安全。另外,整個 Be The Change Conference 都由學生主導,為20多個國家的代表安排為期兩天的活動,當中無論會議主持、活動安排、領隊等都由學生負責。過程非常順暢,專業程度令人驚訝。
Be the Change Conference 2014 活動照片
四)孩子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DFC的最後一步是「Share」,將故事記錄下來,並分享到世界各地,啓發更多孩子改變世界。孩子能改變世界這說法,一點都不誇張。西非Benin的女孩,面臨被逼退學、結婚的重大問題,面對家庭及社會的壓力,感到十分無助。她的同學們不但輪流護送她上學,避免她被人在途中綁架,更策劃話劇到村內演出,指出強迫婚姻對少女做成的傷害。他們的活動引起了大眾注意,最後更促使到政府立法禁止所有未成年少女結婚!這女孩轉了3程火車、4程飛機來到印度分享她的故事,在座觀眾聽完後不約而同全體起立,為她的經歷和努力拍掌歡呼!
成年人能給孩子們最大的禮物,是發揮Yes I Can 精神的機會和實現夢想的空間。看到我城學生們改變社會的勇氣,更希望繼續在香港推行DFC,讓每個孩子從小都能擁有「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的理念和能力,從身邊的問題開始,改變全世界。
吳嘉琪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經理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