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00:00:00
如何推動精采人生下半場 蔡美碧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不少公私營機構只參照政府的做法,把退休年齡設定為60歲。花甲之年有心有力的,大有人在,不少人在退休後尋找另類發展,不為名利「錢途」,不為工作至上,只希望實踐理想。
現代社會的中年人士,多是有一定事業基礎的有識之士,心中仍有一團熱火,希望繼續貢獻社會。
鮑福德(Bob Buford)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他在32歲便繼承了家族經營的有線電視生意,且在十多年內辦得有聲有色。然而,到40多歲時他內心不停翻動:生命的意義何在?我應把時間、精力和才能投放在哪裏?1987年,他的獨生子意外喪生,傷痛過後,他更珍惜歲月,誓要燃點生命的火炬。
危轉機的行動
美國管理學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稱此種症狀為「成功的恐懼」,意指當一個人在上半生達到人生的高峰後,便像走在十字路口,需要決定人生另一個重要關口。一般人把這段關鍵時間喚作「中年危機」。
鮑福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經過不斷的反思後,他逐步放下實際的工作,投放80%的時間培訓教會和非牟利機構的領袖。1994年,他出版了《人生下半場》(Half Time),書內寫下自己的心路歷程, 探討如何活好人生下半場的意義。
他把人生比喻為一場球賽,在上半場,球員努力衝刺,有得有失;中場時,小休檢討,預備再戰;到下半場時,球才能打得更好,更精采。我們的年青和壯年好比上半場,努力表現才華,追求成就、目標與表現;下半場則追求內涵與貢獻,使生命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這本書引起極大的迴響,無數商界與專業人士不禁問:「中年之後還能再有更好的人生嗎?」鮑福德遂在1997年成立了一所非牟利機構「中場」,其使命是激勵中年人士把信仰轉化成行動和果效。學員可透過一年的培訓課程、私人導師指導、小組互動和校友網絡來計劃「下半場」的方向。
追求成功轉向追求意義
鮑福德致力發展策略,協助商界和專業界人士與社福界領袖合作,把時間和資源投放在有需要的地方,將人生由追求成功轉向追求意義,轉化生命,建立更優秀的社群。他在1999年把生意賣掉,全情推動豐盛的人生下半場運動。
美國每天有12000人踏入50歲的關口。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人希望下半生過得更有意義。2012年,本港年齡達65歲的有98萬人,佔總人口的14%,預計到2041年將上升至256萬,佔總人口的30%。今天的中年人真的要未雨綢繆,好好的規劃人生的下半場。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反而是新的一頁;要有優質的晚晴生活,就需要在退休前定下目標及作好充分準備。
如何才能把人生的後半段活得更好?首先,你要花時間規劃未來,你想做甚麼,讓人生的下半場能發揮得更完美、更有價值。在上半場時,有些人還不認識自己,不知自己真正喜歡做甚麼,在成敗得失中跌跌撞撞。人生的下半場應該是我們一生的黃金時代,如果上半場出錯,下半場還有時間補救。總有一天,你的上半場會結束,計時鐘會響起。若不停下來檢討得失,重新規劃人生,你就會被迫加入得過且過之人的行列,乾等著日暮體衰的到來。
蓋茨(Bill Gates)在2008年正式宣布退休,並把名下的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贈作慈善用途,內地的柳傳志、馬雲及王石等商界領袖也從正職退下來,用自己的知名度、影響力,參與公益和環保活動。有經驗人士應該積極追求有意義的角色,為社會貢獻智慧與經驗。
仁人學社和尊賢會將於7月9日舉行「精彩下半場」的講座,主講嘉賓施永青和王浵世將分享他們如何轉化累積多年的智慧與經驗,活出更美好的第二人生,發揮所長,以生命影響生命,繼續為社會帶來正能量的典範。有意參加者可電郵CS@thejadeclub.com.hk登記。
作者:蔡美碧
仁人學社創辦人及副主席
(摘錄自信報2013年6月29日)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