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1/08/2022

美國加息變調 全球消費降級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充滿對比和困惑的一周,但是資本市場狂歡了。聯儲再度大碼加息75點,不過鮑威爾卻暗示可能改變加息政策的力度。美國GDP出現了負增長,弱過預期,卻感受不到衰退的氣息;歐洲增長是正的,好過預期,卻處處可以嗅到衰退的味道。美股盈利多數好過預期;消費類公司卻先後發出盈利警告。

 

  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在不久的將來調整加息步伐,市場解讀為FOMC最強硬的時候已過,隨即大幅調整對加息的預期。儘管聯儲仍然加息75點,儘管鮑威爾仍將政策重心放在抗通脹上,美股大升,並將7月份提升成一年半來最佳的單月表現。當然,已經出爐的公司業績中大部分好過預期,紓緩了資金對盈利衰退的擔憂。美國國債也同樣造好,十年期國債利率回落到2.66%,重新進入35年來的下降通道。10年期對2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減少到23點,資金對經濟增長前景略微安心。聯儲加息變調,美元匯率DXY退守106關口,日圓、歐元轉強。布倫特原油價格重回110美元。聯儲變調、美元轉弱,黃金價格出現反彈,VIX指數退潮至21。歐元區第二季度GDP增長好過預期。美國第二季度增長就弱過預期,不過市場把壞消息當好消息炒,預期聯儲可能年內停止加息。歐盟領導人決定從8月開始削減15%的天然氣使用量。新一輪意大利十年期國債發行仍然在3.46%水準,融資成本高企不退。中美元首通話。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再度加息75點。今年3月以來FOMC的加息力度,是1981年以來所未見的,美國貨幣政策仍然保持著強硬的態勢,但是美股卻應聲大漲。市場反應如此正面,就是因為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一句話,“it likely will become appropriate to slow the pace of increases” (可能減少加息幅度的時機變得合適了)。

 

  市場捧著這句話仔細分析,認為聯儲最強硬的時候已經過去。不過美國的貨幣政策還有一段緊縮的路要走,鮑威爾也明確表示工作重心仍然放在抗通脹上。筆者相信,短期內聯儲仍會繼續大碼加息,政策轉身最早可能在11或12月份。畢竟目前美國的通貨膨脹仍然高企,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的物價壓力更大。就業市場也還處在熾熱狀態。

 

  然而,最近在生產、消費和房地產領域出現了一些放緩的跡象。服務業PMI和PMI生產指數分別跌到榮枯線之下,密西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也大幅下滑,市場對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大幅升溫,十年期國債利率對兩年期一直處在倒掛狀態,期貨市場對年底前累積加息幅度的預期比起兩個星期前,已經回落了兩碼,凸顯出市場對於衰退的憂慮。

 

  鮑威爾一個月前剛剛說出,「不惜代價也要遏制通脹」,現在很難突然轉身。這樣做不僅在政治上不正確,而且對控制通脹也沒有幫助,所以FOMC按照既定的節奏,重申了抗擊通脹的決心。不過同時,鮑威爾在記者會上用鴿派言論來安撫金融市場,這一招舒緩了市場的焦慮。被稱為新債王的岡薩勒斯甚至提出,聯儲不再落後於形勢。

 

  筆者認為聯儲在應對通脹上仍然不得要領,仍然落後於形勢。雖然隨著基數效應消失和供應鏈壓力紓緩,CPI通脹可能在下半年回落,可是降到2%的政策目標區仍然遙遙無期。相對而言,聯儲對經濟下滑風險的反應較快,只是解決問題的難度較大。筆者預測9月和11月各加息50點,12月加息25點,然後停止加息。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可能會影響聯儲的決策。明年有機會降息,不過力度和時機暫時無法評估,取決於經濟形勢。

 

  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錄得-0.9%的增長(環比折年率),差過市場預測中位數。加上第一季度的負增長,美國經濟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無論聯儲還是白宮對這個技術性衰退都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筆者對此數字也不是太看重,相信下半年美國經濟應該可以恢復到正增長,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明年的經濟走勢。

 

  這組GDP數據中,有部分細節是值得重視的,例如住宅投資大降14%,拖累了GDP 0.7個百分點。商業投資和政府投資都缺乏動力。不過真正的問題發生在庫存上,直接拖累了經濟增長兩個百分點。去年因為供應鏈危機,公司都儘量囤積貨物,現在就把庫存放出來了。下半年沒有去庫存因素的話,美國經濟應該可以取得正增長的。

 

(iStock)

 

  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消費,美國私人服務消費增長了1%,比上季度有所放慢,但仍是正增長。這正是目前美國經濟的實地感覺——「放緩但仍在增長」。近期美國人開始從銀行帳戶提取疫情時候分發的政府補貼,而且旅遊、休閒行業還有進一步復甦的空間,所以服務業消費是支撐下半年經濟的主要力量。預計第三季度美國經濟有0.8%的正增長,低於潛在增長,但重回正增長。

 

  歐洲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7%,遠高過市場預期的0.2%。西班牙環比增長1.1%,意大利1%,法國 0.5%,都好過預期,德國增長為零,就差過預期。法國等國的經濟活動主要受到海外遊客大量湧入的支持,不過國內的需求並不強勁,通貨膨脹仍在上升中,能源危機正在擴大,歐洲央行加息所帶來的衝擊會逐漸顯現。

 

  基於此,筆者預測歐洲會在第三季度再次陷入負增長,下半年經濟進入衰退。事實上,歐元區PMI崩盤式下跌,意味著歐洲經濟在7月份可能已經是負增長了。

 

  相對於美國,歐洲的國內消費情況更差。歐洲的消費信心在疫情期間跌入谷底,隨著社交距離限制被解封而反彈,不過反彈力度並不強。歐洲近來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漲工資的跡象,但是工資上漲的動力不足,遠遠弱過美國,無法抵消物價的上漲。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機帶來了消費信心的一次暴跌,俄烏危機造成第二次暴跌。歐洲消費信心指數塌方般的下墜,可謂觸目驚心。

 

  在一年中歐洲的能源、公用價格翻了三四倍,食品價格也暴漲。這些對歐洲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衝擊很大,唯有在其他領域勒緊褲腰帶。歐洲大型超市聯合利華說,消費者每次購物消費的金額下降了近一成 ——商店價格漲了,但是消費金額卻下降了。在便宜的和貴的肉類之間選擇便宜的,在品牌產品和超市自有品牌之間選擇便宜的自有品牌。美國與歐洲經濟的差別,主要在消費者信心上。

 

  本周三大看點,1)非農就業數字,預計新增30萬份就業,2)英國央行會議,估計加息25點,3)美國業績的集中公布期。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