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10/2016

TPP快壽終正寢了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TPP被中國人戲稱為踢屁屁。這個特意排斥中國(Anyone But China)的多邊貿易協定,一度被認為踢到了中國的屁屁,不料美國人一腳飛起,卻踢在自己的屁屁上。

 

  奧馬巴極其重視TPP,那是美國新的貿易框架的基石,也是美國重返亞洲的經濟支撐點,他認為是自己的政治遺產(Obama Legacy)。然而,奧巴馬政府已經進入了倒計時,TPP在國會的審議卻裹足不前,在奧巴馬任內走完法律程序,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林頓太太,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均明言反對TPP協定,無論哪位上台,這個貿易協定都面臨被陰乾的命運。沒有美國,TPP便沒有成事的可能。

 

  奧巴馬內閣在推動TPP上犯了戰略錯誤。美國政府太希望打擊中國,重奪貿易主導權,所以在貿易談判中放棄了太多權益,希望用其他國家在智識財產權等領域的承諾,說服美國選民這是一份值得接受的貿易協定。如果放在10年前,放棄眼前利益追求普世價值還有可能被一般選民所接受,但是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底層工人的生活狀況未見改善,反全球化成為新的潮流,民粹主義大行其道,放棄國民利益來成就海外的戰略目標,根本在美國沒有市場。當年的北美貿易協定以及之後的WTO,每每令美國的製造業就業機會被摧毀,政府從來沒能成功解釋為何TPP不會令更多的美國人失業,於是這個成了選舉年的票房毒藥,總統候選人競相批判TPP。不僅特朗普痛恨貿易開放,相信即使克林頓太太當選也不會重推TPP(假如她還打算連任)。

 

  TPP到底想達成甚麼樣的目標?長遠來講,美國政府試圖重新掌控中國加入WTO之後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失去的話語權,同時希望建立一個涵蓋更寬廣的貿易框架。TPP還包括了智識財產權、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網路自由、匯率市場化、國企私有化等許多貿易之外的承諾。這些長遠來看對於構建全球經濟新秩序,未嘗不是好事。但是整個過程摻雜了太多的政治考量。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稱,「TPP成事對我的重要性就像得到一艘航空母艦」,很典型地反映出美國高官的對抗思維。恰恰是對地緣戰略的過度執著,讓奧巴馬政府輕易放棄了貿易權益,被媒體和學者認為將美國的貿易利益拱手讓出,於是在國會處處碰壁,不少議員稱如果支持TPP則在自己選區無法交代。

 

  美國政府在將貿易協定於立法當局獲得認可上,顯得十分力不從心,凸顯出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其能力與地位的下降,對美國在本地區的信譽勢必構成重大打擊。亞洲不少國家冒著得罪中國的風險,加入了TPP,本區域內許多國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無可避免下一次在參加美國的地緣政治合唱,那些國家需要三思而行。這個反過頭來,對於美國重回亞洲的戰略布局也是重大打擊。美國的軍事力量,無疑是巨大的。但是戰爭並不是每天都發生的,貿易卻是每時每刻製造著利益,刺激著溝通與融合,產生著就業和經濟活動。美國如果不能在亞洲重奪經濟主導權,在維持政治主導權上一定會困難重重。TPP「爛尾」對於美國的尷尬,遠遠超越短期的貿易得失,不過對於強力推手奧巴馬和安倍來說,卻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受。

 

  環太平洋地區,涵蓋著世界六成的工業生產和人口。筆者認為,構築一個與時共進的、平等互利的貿易框架,符合本地區的利益,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但是利用貿易協定,達到政治目的,不可取也不現實。很難想像排斥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貿易體)的區域貿易協定可以持續成功,很難想像通過貿易打國際戰略牌此時此刻可以得到選民的支持。讓貿易協定回歸貿易屬性,促進各國經濟融合與繁榮,方是正道。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意見,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醫護之選 | 維柏健【加拿大關節銷售No.1】指定產品買1送1 (優惠期至25/2/2025)►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4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10-13 09:01 PM
  • #5
  • 更正:

    有利誘和ABC這口號, 大家便可以向自己國家的人民推銷TPP, 制約孤立中國,讓他們可以在自己國會不問究竟,通過這協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reemanchina發表於 2016-10-13 03:45 PM
  • #4
  • Good insight!

    包藏祸心的协定,必不长久。

  • 引用 #2 左中右 發表於 2016-10-13 12:10 PM

    在香港有美國資助推行的ABC - Anyone But CY 在世界舞台,美國人一樣到處利用利誘和ABC - Anyone But China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昨日的我發表於 2016-10-13 03:43 PM
  • #3
  • 保護主義在全球逐步崛起,英國脫歐就是其中之一,TPP選是全球一體化的其中一個操作,但當中包含了各種政治考慮。那個司法問題,由第三國去仲裁或判決某些商業糾紛,如果TPP成事,最大得益者應是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商家最善於打侵權,叫人賠償。現在沒有TPP的情況下,外國企業被美國罰款都是以天文數字,德銀是其中一例,阿里也是,根本就是借自身制度去「打劫」別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6-10-13 12:10 PM
  • #2
  • 在香港有美國資助推行的ABC - Anyone But CY
    在世界舞台,美國人一樣到處利用利誘和ABC - Anyone But China 去推銷TPP!

    有利誘和ABC這口號, 大家便可以向自己國家的人民推銷TPP, 制約狐讓他們可以在自己國會不問究竟,通過這協議!

    但是有沒有人曾經向自己國民解釋其中內容?TPP 給各國如何承諾?又給各國何種責任和義務?

    如果TPP的內容和實質被講清楚,就永遠不會被任何國家的人民批準!

    TPP 的本質就是各國把自己國家在商業上的主權拱手交出來給跨國公司,即使國家的國會就國民和自己實際情況定立的法律,規限和徵稅,都可以被跨國企業用違反所謂公平自由貿易的名義告上法庭!用TPP 的公約條例要求賠償,而且自己國家法庭亦無權參與!

    美國在歷史上參與不少的公約的討論和簽署,但屢屢最後在自己國會不了了之!如當年京都公約和海洋公約便是二例!最後其他各簽署國都受公約的規範,但美國人就在毫無責任和承擔之下,讓自己的跨國企業受盡益處!

    所以最後TPP 可以令太平洋各簽署國放棄自己主權被跨國公司魚肉!而美國仍然可以隨時用懲罰跨國企業的名義,採取罸款的型式與他們分贓!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