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03/2012

40歲後應有跟身的醫療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上期的話題是「女人要學識『保護』自己」,反應出奇地熱烈,原來這類切身題材最能引起大家共鳴。我收到很多回應和問題,我會盡量抽時間跟大家互動,如果姊妹們有些涉及私隱的話題,也可以電郵給我。

 

  不過,繼續之前,我想作一次整體的回應。有讀者問:「我已經年近半百,現在才買醫療保險,會不會很貴呢?」我想告訴大家,不是貴不貴的問題,是能否買到的問題。如果能夠買到,就算貴一點也是值得的,因為只要有槓桿,就能夠發揮保險的功能。

 

  存錢在銀行和買一份保險(存錢在保險公司),最大的分別是,當有病的時候,銀行有多少錢,你就只能用多少錢;但保險不同,你存了10元在保險公司,當有需要的時候,你便可能有100元,或者200元,甚至更多錢用。如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怎樣決定了!

 

  正如我上次所說,現代女性最需要保障的,就是由疾病引致的巨額開支。正所謂,男人短命,女人多病,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我會分兩次,就醫療相關的保險,深入地跟姊妹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見解。

 

  首先,所謂醫療保險,我會歸納為住院醫療危疾保險兩大類。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這兩種保險的賠償方式有很大分別。住院醫療的賠償方式是「實報實銷」,即是說,你今次入院花了多少錢,保險公司的賠償上限,就是你所有的單據。就算你買了一份以上的醫療保險,如果你的單據已經由一份保險賠足,那麼,就算你還有另一份住院保險,也不會再得到賠償,除非你買的是住院現金(這類保險日後再談)。

 

  另一邊廂,危疾保險是「一筆過」的賠償,無論你買多少份(只要保險公司受了你),只要確診患上受保的危疾,每一份保險都可以獲得賠償。還有的是,雖然名為危疾保險,但保險公司不會管你獲得的賠償是否用來治病。誇張點說,就算你用來旅行,甚至大吃大喝也是可以的(如果你還可以的話)。

 

  這樣說吧,危疾保險的最大用處,是用來彌補因患病而帶來的其他財務損失,以及醫療保險不能保障的一些支出,例如近年較流行的中醫或另類治療等。另外,顧名思義,住院醫療當然是保障住院期間的醫療開支,如果你的治療不是住院期間產生,住院醫療是不受保的,這時,危疾保險就能發揮它的功能了。

 

  如果你問我,這兩種保險都重要,因為一次患病入院,不用多,就說一星期吧,造一個不大不少的手術,再加上一些必須的檢查,埋單也可以是十萬八萬!如果出院後還要跟進,整筆開支都足以影響閣下的財務預算。

 

  不過,近年不少僱主都會為屬下員工提供團體醫療保障,作為員工福利的一種,而所謂的團體醫療,一般都是指門診和住院,很少會提供危疾保障。所以,姊妹們,我建議大家趁年輕時,先替自己買一份危疾保險。至於住院醫療,如果公司真的有提供,你可以先瞭解一下保障的金額和範圍是否足夠。

 

  我可以告訴大家,以今時今日的醫療開支計算,如果要入住私家醫院的大房,至少需要600元一晚,手術費最好能有5萬元或以上,而檢查、化驗或藥費等雜項,最好要有1萬元或以上才算足夠,最好還有一筆額外醫療的賠償金額作後備,這才叫做足夠。如果以這個標準檢視是不足夠的話,你應該考慮買一份私人的住院醫療。

 

  但我有一些醒目貼士可以提供,給大家省一點錢。近年很多保險公司都會提供一些有墊底的住院醫療,就是配合普遍客戶都可能有一份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的趨勢。以墊底方式購買跟身的住院醫療,保費可以便宜不少呢!

 

  墊底的安排是,如果有住院醫療要索償,首先應該向公司的團體醫療索償,只要團體的醫療賠償超出你跟身醫療要求的墊底費用,餘額便可以再由自己跟身的住院醫療賠償了!

 

  另一點很重要的是,受保人可以在退休後,無條件轉換至沒有墊底的私人醫療,這就是最稱心的安排了!

 

  好了,大家或許會問,如果我的公司很慷慨,給我的住院醫療,保障範圍和保額都很大,那麼,我還應該買一份跟身的住院醫療嗎?

 

  由於篇幅關係,我想先給大家一個回應,然後下次再跟姊妹們討論。我的看法是,應該的,最好是在40歲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當局擬關閉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你認為若其關閉是否可促進全球和平穩定?►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27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Cheese_cake發表於 2012-3-30 11:58 AM
  • #28
  • 說開「公司的團體醫療索償」,有一事想請教,我有一朋友,早前因小病入院住了一星期,公司沒有為他向保險公司索償,理由是索償後會令公司加大保費,若費用不多,就不用申請。
    請問是否這樣的?而我友人是否可以申索?若申請,手續是否又很煩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唐德玲(作者)發表於 2012-3-27 02:32 PM
  • #26
  • 回覆 #16 szechung89


    我相信行业裏仍会有有信誉,责任心和專业的從业員。致于什么保险適合什么人,要付幾多保費,其实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協助,從而分析出来。始终这是因人而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唐德玲(作者)發表於 2012-3-27 02:22 PM
  • #25
  • 回覆 #21 candyleesy


    對,從某角度看,保险是buy time!讓我们遇到疾病時可以尽量無後顧之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唐德玲(作者)發表於 2012-3-27 02:19 PM
  • #24
  • 回覆 #18 羅咪咪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他們應該是沒有逃避賠償責任的意圖。試想如果人人買了保險都賠不到,還有人買嗎?這個生意怎維持?!所以問題往往是誤解,或業務員事前沒有解釋清楚條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uperherodad發表於 2012-3-27 12:17 PM
  • #23
  •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insurance policy (medical insurance, auto or home insurance) is leverage. You pay for a relative small monthly premium, the benefit you get back if something bad happens is more than 100 times.

    Good diet and regular exercises are good at reducing sickness. However, they do not prevent sickness.

  • 引用 #18 羅咪咪 發表於 2012-3-25 09:42 PM

    看完本篇文章後, 本人覺得不一定需要購買 “40歲後應有跟身的醫療”這項保險. 我本人寧願將此保費用作購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lc1106發表於 2012-3-27 12:58 AM
  • #22
  • 醫療保險的運作就如六合彩一般,當你幸運地中了時,那金錢不是一人獨力能受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ndyleesy發表於 2012-3-26 01:40 PM
  • #21
  • 雖則唔可以控制自己有冇病,但我覺得買左保險,自己安心好多。到有病時都可以煩少一樣野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leeleeleelee發表於 2012-3-26 01:15 PM
  • #20
  • 同意swannie_84,身邊都有朋友不煙不酒,都有患癌,而且一發現就己經係末期,所以有時自己點保養好身體都好,要嚟嘅就會嚟;唔到你去控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wannie_84發表於 2012-3-25 09:57 PM
  • #19
  • 我就不同意說法。因為你就食得幾健康、自強身體又如何?我眼見很多朋友,以前及現在生活都是有規律、飲食習慣又健康又定時,但都會發現有癌細胞在身體裡擴散;他自己不明所以?上天何解偏偏揀中他?所以不會食得健康或者做多運動就可以避免疾病的發生!

  • 引用 #18 羅咪咪 發表於 2012-3-25 09:42 PM

    看完本篇文章後, 本人覺得不一定需要購買 “40歲後應有跟身的醫療”這項保險. 我本人寧願將此保費用作購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羅咪咪發表於 2012-3-25 09:42 PM
  • #18
  • 看完本篇文章後, 本人覺得不一定需要購買
    “40歲後應有跟身的醫療”這項保險.

    我本人寧願將此保費用作購買生活上一些新鮮食材或者是購買一些運動器材來加強自身的健康,以達致不會患上現代人的各種都市病,更加不需要將自己辛苦賺來的工資, 白白投資在醫生或者是這些保險公司上, 因為通常在投保後, 如要索償時會有很多的條款限制往往都是換來一肚氣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aaretirement1發表於 2012-3-25 01:48 PM
  • #17
  • 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細節,一定要即時問清楚,否則保險公司可能會拒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zechung89發表於 2012-3-24 11:19 PM
  • #16
  • 筆者:我想告訴大家,不是貴不貴的問題,是能否買到的問題。如果能夠買到,就算貴一點也是值得的,因為只要有槓桿,就能夠發揮保險的功能。
    好明確。但在雲雲保險界中的保險經理,為求做到一份保險各出奇謀,我怎樣才可以知道甚麼醫療或危疾保險是較自己合適的,保費又可以合乎自己的要求,同時亦可以適合自己可以長期供款下去,不因突然事件(例如:失業而無能力供款)而斷供保費之下而失去保障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ong123發表於 2012-3-23 01:49 PM
  • #15
  • 其實還有一點我想補充,就是醫療也有很多方面是賠某個百分比,我查看過很多資料,發覺若有問題時,很多事是唔夠候,若不了解清楚,到時有問題,真的不知怎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ong123發表於 2012-3-23 01:46 PM
  • #14
  • lee:我也問了,原來要注意的是什麼時候開始計五年!

    大家都要注意呢!如果有了危疾,好了後開始計五年還是開始發現時計是不同的!以我所知至今為止,只有一間保險公司是以發病日計。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阿蛋發表於 2012-3-23 09:20 AM
  • #13
  • 作者講解很詳盡, 令我們獲益良多!! 支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tnet發表於 2012-3-22 03:35 AM
  • #12
  • 買醫療保障,猶如賭博的買得大,賠得大,醫療保障即使提供住院保障,保額亦往往不足支付私營住院服務,除非你是贏了一鋪就走人,否則,你買醫療保障必然是要賠錢的,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2-3-21 10:51 PM
  • #11
  • 我十多年前買了一份有危疾成分的人壽保險,但覺得保障不夠幾年前再買多一份危疾。另外也買了意外保險,很有用,保費不高但扭傷可大可小,做物理冶療都賠足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pring972發表於 2012-3-21 10:31 PM
  • #10
  • 而家既醫療費咁貴就算公司有提供醫保,都可以自己買多份當多重保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