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7/10/2015

哀樂中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前兩日我在《晴報》的專欄提到,最近我看了一齣很窩心的電影,片名叫《見習無限耆》。這套電影由羅拔迪尼路和安夏菲蕙主演,其中羅拔迪尼路飾演70歲的阿Ben,由於太太離世,退休之後百無聊賴,彷彿欠缺了甚麼似的。

 

  結果,在機緣巧合下,他去應徵一間網購時裝公司的「高齡見習生」職位,實行活到老,學到老。結果,憑著他的人生經驗和待人處事的老練,跟一班年青人也相處得很融洽,更成為女主角的事業和家庭的心理導師。

 

  姊妹們,我還未到羅拔迪尼路的年紀,但卻開始踏入人生的轉折期,用足球術語說,我已經開始踢人生的下半場球賽了,因此,我反而開始感受到一種所謂「哀樂中年」的況味。

 

  最近我在WhatsApp群組收到一段據說是某君在大學校友會上的一個演講稿,講題是「人到中年後的困境」,我倒覺得很有共鳴,因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首歌唱的是『明天會更好』,是為了給人信心與鼓勵。其實,現實生活裏,明天會不會更好不知道,但明天會更老是確定的。歲月要走過,才知道它的凌厲。到了某個年紀,不得不承認地心吸力的厲害。器官樣樣俱在,只是都下垂,所謂『萬般皆下垂,只有血壓高』。

 

  中年後的身體起了很大的變化,坐著打瞌睡,躺著睡不著;想記的記不起來,想忘的卻忘不了。更糟的是,哭的時候沒眼淚,笑的時候一直擦淚。頭上是『白髮拔不盡,春風吹又生』。男士們的髮型,也個個如小說家莫言所說的「地方支持中央」——兩邊往中央梳,遮住稀疏的部分。

 

  記憶力明顯衰退,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就是想不起到這兒來要做甚麼?忘了剛剛說過的話,變得一再重覆碎碎念。一位老先生甚至說,有一次竟然笑到一半,已忘記了為何而笑。

 

  少年夫妻老來伴,中年夫妻怎麼辦?有人形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彼此的壞習慣改不了,有的夫妻是甚麼項目都可以吵,從來沒有妥協過,想想婚前是『好有說話』,但婚後變成『有話好說』。

 

  每個來到世間的生命,像『零存整付』一樣。一點一滴地離去。剛剛才是意氣風發的少年,一轉眼變成哀樂中年。還有人要譏笑,一些老年人就是『知識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

 

  所以,心裏建設靠自己,要人老心不老,皺紋長在臉上,不長在心上。再想想許多人沒有老的權利,年紀輕輕就歸天了。

 

  生活態度也要調整,以前用健康換金錢,現在要用金錢換健康。有所謂的人生三歷:少年爭取好學歷,中年成功與否看經歷,年紀愈大就愈要留意病歷。

 

  各位有同感嗎?祝各位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心如頑童,笑口常開!」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遺體修復師分享入行過程!初入行有冇心理壓力?「無言老師」計劃推行初衷?► 即睇

我要回應7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Satoshi發表於 2015-10-8 09:03 PM
  • #8
  • 中年的事在年輕時都不能決定,心境決定一切,心不老,臉上所表現出的是精神奕奕,大人小朋友都會喜歡靠近,身邊的人都不會嫌棄自己,樂意伸手協助,中年又有甚麼可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油占多發表於 2015-10-8 12:56 PM
  • #7
  • 我很少入戲院既人,昨看了唐德玲作者介紹,又看了王維基專欄,再回看張山地既戲評,竟是符合我之口味。
    看後真感覺人到中老年,你/妳的生活處境如何?面對未來的退休生活,你真的每天去耍太極度下的日子?還是回顧昔日的「光輝」呆坐呢?回到職場是不是真的要面對辦公室內的政治呢?
    戲不朽道出老者的心情。無論是年青或老者,你/妳能否放下身段,容於對人或對己的態度。
    戲充滿幽默,妙語,有如張山地介紹說溫馨窩心,智慧。真的好戲。


    ---認同唐小姐的看法。此戲值得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ace_718發表於 2015-10-7 10:38 PM
  • #6
  • 父母是一面鏡,將來也會成為這樣子,切身處地,當我到了一定年紀,也希望兒女能陪的都陪在身邊,處於當兒女的便是陪他們繼續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uenkimiko發表於 2015-10-7 08:55 PM
  • #5
  • 人生給我感覺是及時行樂,可能別人不明白我為何只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別的事很少管,當人人都以為時間很漫長,其實今天不知明天事,若明天我已不存在,但我今天做了我想做的事便無憾。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10-7 05:59 PM
  • #4
  • 我估老了會以 Ginson (健康養生)作榜樣, 放下「老」的想法, 活在當下, 順其自然。 「金錢換健康」未必可能。 最大機會是金錢換殘喘。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10-7 03:41 PM
  • #3
  • 所説電影很有時代意義。 全球各地都講人口老化, 但是年輕人失業率卻高兼薪資漲不起來, 於是老人都需要被鼓勵接受70仍可是見習時遑論還能在原來崗位上繼續努力! 問題是老人不能退, 年輕人怎上位? 學日本人潮流啃老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5-10-7 03:24 PM
  • #2
  • 閣下講得非常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所以我珍惜和享受擁有的一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