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0/02/2023

還看就業數據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讀者會問:港股是「牛」是「熊」?都不是。有說是「袋鼠」市,彈上彈落,反反覆覆。如此陰陽怪氣,不單港股,美股同樣令人看不透。

 

  美科技股近期公布的財報數據認真麻麻,其中不乏利淡股價的消息,但美股大市卻不斷趨升。近兩天的升應是公司回購,年初至上周,標普升約9%,納指也升約17%,有投資者就估是「牛」,是難得機遇,但在衰退陰霾下,又怕「中伏」。這是否有點像港股兔年以來的走勢?美股對港股可有啟示?

 

科企財報:需求在跌

 

  看美股要看其經濟表現,而美經濟好壞又可從科企近期的財務報告中得見端倪:市場需求正在下滑,包括對經濟敏感的汽車,以及中型消費品,如手機、電腦的需求,都在跌。汽車以特斯拉為例,去年第四季生產44萬輛,賣出40萬輛,已連續兩季供過於求;電子產品以蘋果公司為例,iPhone營收跌8.2%,可穿戴設備跌8.3%,MacBook更大跌22.7%,乃7年來最差;微軟的個人電腦營收也跌了19%。以上都是非必需品,而零售則可反映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如看亞馬遜線上零售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長也下跌2%。

 

  如從企業層面看,需求同樣下跌。谷歌和Meta的廣告支出分別跌了3.6%及4%;雲計算方面,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長都放緩,可見個人和企業的消費需求都在跌,這其實是衰退的訊號,但最近美財長耶倫卻很樂觀,而高盛也將衰退的機會率從35%調低至25%。

 

弔詭:就業與消費背馳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國情諮文》提及,他任內創造了1,200萬個新職位。如看美國1月份非農業就業數據增逾51萬,比預期的18.7萬多33萬(圖一)。市場原本預期就業市場會降溫,但1月份失業率是3.4%,不但比去年1月下跌了0.5%,更是自1969年以來最低(圖二)。

 

 

 

  需求或消費下降會影響企業盈利,導致企業倒閉或裁員;消費者失業導致需求下降,造成惡性循環。去年上半年,連續兩季度GDP出現負增長,理論上已衰退,但美儲局和經濟學家卻「搬龍門」,指就業市場強勁,故不算衰退。

 

(istock)

 

  今時就業市場還比當時強勁,也是50多年來最強勁的,而企業業績表現與市場需求背馳,正是讓人不解的矛盾與詭異所在。據費城美儲局研究指出,美國政府的就業職位增長,有報大數。

 

  那麼,市場之前預期的衰退還會不會出現?美國最新的GDP數據顯示,美國人的儲蓄率從去年第三季2.7%,回升至第四季2.9%,而信用卡壞帳率也創歷史新低(圖三)。財務頗為健康,但有錢不花,又不似他們的作風。

 

 

  美國人可能正因預期了衰退即將來臨,而一改「大花筒」作風,不大消費。既然消費與就業會互相影響,為甚麼消費跌,失業率卻沒有變動?其中一個解釋是,企業過去兩年難請人,請到人就不願裁員,加上預期經濟只會輕度衰退,故寧勉強支撑著,也不貿然裁員。美國過去逢1月就裁員,季節性行業常首當其衝。今年1月,季節性行業不但沒裁員,還增加了12.8萬個職位(圖四)。可見企業盈利雖有壓力,如仍能支撑,僱員便不致失業;民眾有工作,但消費意慾仍低,這可能是美儲局最希望見到的結果:「軟著陸」。

 

 

軟著陸機會增

 

  之前市場共識是衰退,但今時數據指向「軟著陸」的機會卻大增。美儲局態度對股市走勢尤其有關鍵性的影響,若經濟真的軟著陸,美儲局何時轉向,反而更增市場的不確定性。鮑威爾昨表明會續加息:「若勞工市場繼續熾熱,通脹續升,美儲局便會較市場預期加更多息。」

 

  話雖如此,鮑威爾昨天講話其實與上周議息會議後所說的內容相似,包括最遲於明年成功遏通脹至2%目標,而態度則被市場解讀為由「鷹」轉「鴿」,例如他說不在意短期的市場環境,反正環境和去年12月差不多,態度便較前軟化了。

 

  從鮑威爾的身體語言和回應傳媒提問的積極性,可看出他對遏通脹似已胸有成竹。今時市場環境的確比過去一季好得多,市場氣氛也不在低點。至於市場會不會續升,牛市會不會重臨,此時此刻,相信經濟不會衰退,很大機會軟著陸(「軟著陸」買甚麼股,詳見1月26日蕪文《應對3種衰退的投資策略》),但也不會真升,因今時尚未具備牛市的條件。

 

  就業火熱,通脹怎會跌?即使失業率升,通脹一日不受控,美儲局便不會轉向,而會繼續加息,公司盈利將受壓。果如是,無論美股港股都沒有條件升。股市要升,就業市場就要降溫,這意味著失業率回升,對社會來說,這是殘酷的事實。

 

  投資看長線,面對看不通透的市況,做好風險管理,不沽空,還是歷久常新的道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