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7/12/2019

【逆向思維】由「Very Young」到「Renaissance」,Ardbeg酒廠靠賣半製成品起死回生?

  • 梁子驄 Brian

    梁子驄 Brian

    梁子驄,財務策劃十年以上,在資產管理,風險管理,退休策劃,等都有相當經驗,現時亦擁有AFP 專業資格,曾在2016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比賽中得到優異成績,在理財策劃及新人培訓都有多年經驗,現投身某大保險公司工作,希望把更多行銷經驗及管理經驗貢獻給業界,尤其是新入行人士,使更多人順利起跑,越做越好。

    銷售達人

    本欄隔週二更新

  上文提過,人的思維會影響心情,現實中也有一些例子是公司憑著跳脫的思維走出營運困局,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筆者很喜歡的故事。

 

  筆者近年追上潮流開始接觸威士忌,與一些酒友閒聊時聽到有一個關於酒廠起死回生期間的趣事,當中的營銷策略使筆者覺得非常深刻。一些喜歡威士忌,尤其是口味比較重的朋友,必定有聽過「Ardbeg」這間蒸餾廠。這間蒸餾廠在1815年開始運作,80年代曾經一度經營不善而停業,1997 年因被另一家公司買下後重新生產。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大部分蒸餾廠都會發生的問題:沒酒可以賣!

 

  要知道西方的蒸餾酒(普遍我們常見的就是威士忌和白蘭地)釀製方法最大的關卡就是時間。在蒸餾過後需要讓原酒在木桶裏熟成一段時間才能釀出獨有風味,在停產後從開的一段時間,「Ardbeg」就沒有酒可以賣,因為剛放進木桶的酒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的風味,而強行推出市場只會損害品牌聲譽,故此在這段時間需要守業一段時間。但守業不是守一兩年,很多時候威士忌的熟成都以八年、十年起跳,那豈不是要平白開業十年但完全沒收入?

 

  過了幾年後,即2004年,他們開始大膽地做了一個新系列出來。第一瓶他們叫作「Very Young」,一般而言酒是愈老愈醇,很多人都會偏好買高年份的酒,他們這樣做完全是逆向思維,是希望借這瓶酒告訴大家「Ardbeg」已經重新出發,而知道這支酒年份不足故直接表明它是「很年輕」的,讓大家先嘗一嘗他們的新酒;過了一兩年又再出了一瓶「Still Young」,而後再隔一段時間就出了 「Almost There」,就是不停地跟大家體會他們的酒在桶中的變化,亦在告訴大家他們信心之作很快就會面世。

 

  在足足十年的時候,他們就推出了「Renaissance」,告訴各方好友他們已經完全復活了。整整十年都沒有「合格」貨品可賣的情況下,他們把「半製成品」包裝大膽推出市場(味道如何就見仁見智了,始終我不是品酒師就不在此獻醜了),但在 「Renaissance」推出的十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依然為人津津樂道,而「Ardbeg」今天也是非常出名別具風格的一家蒸餾廠。甚至乎有朋友會故意找回這些舊年代當年被當成半製成品的酒來作收藏,聽說價值也不菲!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眼中的困局,一些不能改變的狀況,其實可以透過自己的靈活變通變成可取之處。我相信沒有比沒東西可以賣的生意人更苦惱吧?然而「Ardbeg」當年就真的沒貨可賣而大膽嘗試。嘗試當然充滿著風險,難道當年「Ardbeg」的釀酒師就肯定再過幾年他們的酒就能賣嗎?推出了 「Still Young」後就明年一定可以更進一步嗎? 我相信不會有人能保證吧!但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他們勇敢踏出的這一步就讓他們殺出重圍了。

 

  猶記得年輕時有一家出名食物很難吃的壽司店,因為食物便宜而常常大排長龍,甚至乎很多朋友會戲言說要去「挑戰」一下,筆者不會說他很成功但至少他曾幾何時也是遠近馳名,是一間年輕人爭先恐後去光顧的餐廳。營銷路上困難處處,每天都有新挑戰,在我們放棄掙扎前,我們真的努力過思考如何突圍了嗎?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營銷策略,共勉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