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2022
底片無價|把五、六十年代光影重現眼前!已故攝影大師鍾文略長子:希望把舊香港故事傳承下去
從小助手變成生意競爭對手?
問到入行原因,Stanley笑說除了因為受爸爸薰陶,更重要是「錢」。七十年代,攝影師在香港寥寥可數,鍾文略投身商業攝影後,結婚相、人像相、電影劇照等工作接踵而來,工作多得無暇應付,為幫輕爸爸工作量,當年只有中四、五的他便決定跟隨爸爸去影相。
兩父子的作品。
「當時真得很誇張,每日我可以賺到$300元!當年一個銀行經理也只有千多元月薪,我的收入比他們還高。」那年還是18歲出頭的他,一「夠秤」便立即考車牌,更以四萬多元購入一輛日產Sunny,每個月供九百元,對他來說,可說是毫無難度可言。「長大後發現,原來影相可以賺錢,加上可以追女生,就開始有興趣了。」
18歳的鍾易理,左為女星米雪。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入行成為商業攝影師後,Stanley最初也只是和爸爸共用一個工作室,後來二人工作量日漸增加,一個細小的影室根本不夠用,不少時間都要你爭我奪,爭到最後,他決定在爸爸的工作室對面買一個單位,實行「你有你影,我有我影」。連客人都常說:「今天去兒子的攝影室、明天去爸爸的攝影室。」Stanley笑言當年自己和爸爸的關係就如生意競爭對手一樣,每日都在鬥搶生意,鬥得難分難解。
1988《八星報喜》劇照-鍾易理攝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993《李麗珍寫真集》-鍾易理攝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前 vs 現在
故事聽到這裏,編輯都不禁問一句:「原來以前做攝影師是如此吃香?」 坐在面前的這位攝影大師便立即展露出自信的笑容:「從前這個行業做法和現在不一樣,攝影師很文雅的,要穿西裝,打好領呔,才可以出發去拍攝!」看到Stanley和爸爸當年的工作照,確實是「西裝骨骨」,完全不像我們認知中的攝影師。
年輕時的鍾文略。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這一刻,也許只要手上拿著一部數碼相機,人人也可以是一個「攝影師」。「當年我們威尼斯拍攝李麗珍寫真,整個團隊十多人,一天可以賺到十多萬;現在的攝影界,兩、三萬的就已經是大job了,完全是兩回事。」前者,絕對是不少攝影師的憧憬;後者,卻是殘酷的現實。
攝影風氣大不如前,Stanley認為全因一個「快」字,「數碼實在太快了,當年我們一張相也是慢慢兩三天才交貨,然後又會再約客人出來看相。但現在不是這樣,客人在手機收到相片,不滿意便立即delete,立即重新再影過。」生活在香港,走路要快、食飯要快、工作要快……連藝術也只剩下「快」了嗎?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