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4
香港正被拋棄?企業、內地富豪有錢人都溜到新加坡去!香港究竟錯在哪裏?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曾以香港作為亞洲總部的美國傳媒《華爾街日報》宣佈,對亞洲業務進行調整,總部將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同時大幅縮減香港駐站的記者及編輯人數,被解僱人數佔目前香港駐站規模逾半。
WSJ總編輯Emma Tucker在內部通函中表示,「一如我們報道的許多公司一樣」,WSJ會將亞洲運作重心由香港轉移至新加坡,又提到部分員工將被迫離開,大部分來自香港。
美國可怕之處在哪兒?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不是航母;不是矽谷最先進的科技,更不是Wall Street,它可怕的東西不是這些。美國可怕之處在於美國的精英體制。
美國的用人制度,它的機制,能夠確保決策者是一批精英。美國的世界觀是:猶太教基督教世界需要打一場全球性的「生存戰爭」。
最近幾年的悲劇,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多數的情況是,有思想的人不決策,決策的人沒有思想。有腦子就沒位,有位子就沒腦。美國正好相反,他的金字塔尖體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美國不犯錯誤,第二,美國少犯錯誤,第三,犯了錯誤它能很快改正錯誤。
時光輪轉,歷史彷彿開了一個玩笑。4年時間,足以改變一座城市,也足以改變人們對一座城市的態度。
非典已遠,新冠又至。經歷新冠的香港,經濟又被重重絆了一跤。
2023年10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稱香港將採取措施加大力度搶企業、搶人才、留人才。於是,港府時隔9年重啓投資移民,想要重現往日的輝煌戰果,吸引有錢人和資本來港,刺激經濟增長。
效果怎麼樣?
香港投資推廣署的數據是,從3月1日開始正式接受投資移民申請到4月9日,已收到1,600宗詢問。那有多少人申請?
50多份。
統計數據,擠乾水份才能更準確反映真實情況。一個月50多人,而港府的目標是每年有4,000人加入該計劃,帶來約1,200億港元的資本流入,平均下來,每個月要有300多人獲批才能達標。
香港既缺人才,又缺錢財。
一直以來,新加坡都被拿來和香港作比較。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兩年新加坡從香港截胡了大量的內地有錢人。
香港繼續犯錯誤,這是第一,第二,經常犯錯誤。第三,犯了錯誤很難改正。有措施,冇境界,有細節沒有全域。
過去幾年,內地富豪移民新加坡,在當地一擲千金購買豪宅的消息不絕於耳,從海底撈張勇夫婦,到阿里巴巴馬雲的妻子張瑛,醫療器械巨頭邁瑞醫療的創始人李西廷等等。新加坡排名前十的富豪中,中國新移民能佔到半壁江山。
這些還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至於其他知名度沒那麼高的富豪還有多少,無人知曉。
4月25日,據新加坡《商業時報》報道,中國鋼鐵行業首富,不鏽鋼和鎳產品巨頭青山控股集團主席項光達的女兒項陽陽,以8,400萬新元買入新加坡第10區民東園的一座優質洋房。項陽陽與母親何秀琴是新加坡公民並定居本地。
對有錢人的爭搶,香港面臨的競爭還遠不止新加坡。雖然現在歐美等國的移民政策總體上不斷收緊甚至關停,但手持3,000萬港元想要投資移民,還是有不少渠道的。
比如說美國投資移民,最低門檻才80萬美元,也就600多萬港元;另外一個移民大國,加拿大的資金門檻還要更低些,差不多四五百萬港元就行。
過去,人在香港,成長於此,不用去想安全的問題,但是,今天是一道一道難以抹滅的傷痕,今天只要人在香港,時不時都要想人身安全風險這個大問題;不快樂的年輕人,不快樂的丈夫,不快樂的媽媽,不快樂的孩子,都是同一幅臉孔,病得不輕。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