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10/2015

【換柱風波】國民黨到底是自取滅亡,還是斷尾求生?

  • 姚超文

    姚超文

    香港出生,到台灣升學後落地生根,如今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在香港生活的時間。擔任傳媒工作,長期觀察並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個應該很有資格被稱作台灣通的香港人。


    台灣熱話

    本欄每周二更新

  國民黨現在面臨的危機,不是幾乎篤定敗選的執政權,而是滅黨。

 

  近日最引發熱議的話題,無疑是國民黨的換柱事件。誰都知道,「陣前換將乃兵家大忌」,然而距離台灣總統選舉不到一百天,國民黨卻要召開最高權力機構「黨代表大會」,拉下黨籍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雖然引來一片罵聲,但向來機關算盡的這些政治人物,的確有許多不得不這麼做的考量因素。

 

大批洪秀柱支持者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抗議「換柱」。

 

  馬英九執政七年多,做全民總統的大夢,讓他在大小政策經常拿藍營支持者來開刀,討好綠營選民,導致藍營支持者早就心灰意冷眾叛親離。去年「九合一選舉」以選票教訓他,國民黨在全台輸了近120萬票,民意大多希望換黨執政。不少中間和深藍的朋友擺明說,不是相信民進黨做得好,只是忍不下這口怨氣,要讓國民黨下台反省。

 

警方排起人牆防止示威者衝進黨部。

 

  在這種政治氛圍下,國民黨內總統初選時高層各有盤算。深謀遠慮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清楚知道自己出馬沒有勝選把握,目標直接鎖定修改黨章,讓他能繼續以不分區立委名義,穩坐院長寶座。

 

  黨主席朱立倫則另有盤算。他判斷蔡英文能力絕不會超越馬英九,當選後民怨比現在還嚴重,加上恃著自己才54歲有本錢,可以等她做一屆被選民趕下台,好整以暇趁這段時間,整理掉黨內過時的政治人物,部署四年後東山再起。在這種各懷鬼胎,人人避戰的情況下,洪秀柱因而輕鬆的成為總統候選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主持中常會,通過召開臨時黨代表大會討論「換柱」。

 

  雖然大家起初都佩服洪秀柱的勇氣,但接下來的選戰實在無法打出聲勢。原因包括勇於內鬥的國民黨,很多人沒有賣力助選就算了,甚至明裏暗不斷扯後腿。但另一方面,也要歸咎洪秀柱出線後努力不足、團隊人才不夠、沒有競選主軸和讓人印象深刻的政見。而且她貿然提出「終極統一」的激進兩岸政策,違背台灣主流民意,引起民眾疑慮。

 

  洪秀柱民調自通過黨內初選時的超過百分之40不斷下滑,到換柱風波發生前,只剩百分之17,跟有百分之39.5支持度的蔡英文相比,差距近23個百分點。民調更顯示,上次投票給馬英九的民眾,有百分之20這次會轉投給蔡英文。

 

總統馬英九第一時間主動表態支持黨中央決定。

 

  一向毒舌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明講,除非彗星撞地球,國民黨贏得明年總統選舉的機會是零。雖然大家心知肚明,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一定大敗,但真正的重點是這次還包括立法委員選舉。當年陳水扁執政,但是國民黨仍保有立法院多數黨地位,所以能夠穩住政局。

 

  台灣從地方的縣市長到中央的總統選舉,兩大黨都採用母雞帶小雞策略,由總統候選人當母雞,帶領立委候選人拉抬氣勢。在洪秀柱民望低迷和兩岸政策言論拖累下,立委選情淒慘萬分。目前看來,民進黨和親綠營的無黨派加起來,聲勢已可輕易取得立法院過半數席位。

 

  更嚴重的是,坊間傳言四起,說國民黨立委選舉不只大敗,還會從目前的65席暴跌到三分之一(38席)以下,最悲觀的甚至猜測低於四分之一席位,也就是無法擁有否決民進黨提出台獨的票數。

 

  國民黨如果失去立法院多數黨地位,中央到地方都變成民進黨完全執政。國民黨除了無可避免被清算、所剩無幾的黨產可能被沒收外,一向容易被人收買的少數藍營立委,可能爭相改披綠袍,投效敵營。國民黨到時將只剩一塊招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眼看滅黨危機成真,國民黨只好祭出換柱的下策,救亡圖存。但換掉洪秀柱,同時得罪了眾多深藍選民。許多人甚至氣憤的表示,台灣就算沒有國民黨也沒甚麼大不了,倒就讓它倒,國民黨若敢換柱,就算派出朱立倫親征,票也絕對投不下去。國民黨到底是自取滅亡,還是斷尾求生,這場出人意表的選舉大戲,已經傷透了藍營選民的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一位未經選舉的獨裁者」,俄烏戰爭早應停止。你是否認同特朗普的說法?►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29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20 11:11 PM
  • #30
  • 回覆 #29 一成


    這是不錯的歷史標題。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但香港中學將歷史科變為選修科,而選讀歷史科人數每年均下降。香港下一代將錯失了解從歷史去看國家的過去,從而更明白今日種種發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5-10-20 10:40 PM
  • #29
  • 快將出現的歷史標題 : 民主之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20 10:12 PM
  • #28
  • 政治制度只是一種治國手段,而治國目標乃改善民生。

    台灣國民生產總值(GDP)連跌13季,台灣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己遠落後於北大及清華,事實擺在眼前,臺灣作爲民主實踐的失敗例子,絕對是有跟有據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unmobile發表於 2015-10-20 04:39 PM
  • #27
  • 回覆 #25 eidolon


    我不是臺灣人,從來也不打算和任何人筆戰或扣帽子,當然也不想被任何人扣上什麽精神勝利法的帽子。印象中我認識的很多臺灣朋友中文都非常好,閣下如果是臺灣人應該也明白什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無論如何,歡迎也感謝大家盡量不存偏見的討論。

    閣下用”永遠是回億和過去最好!”來回答2000年前的臺灣好還是現在的臺灣好,我不敢反對只是覺得有點失去焦點,因爲這個答案可以放在幾乎任何的問題上。

    爲什麽用2000年作分界綫,前文已經說得很清楚,因爲2000年是臺灣第一次的民主總統選舉,焦點當然是放在政治制度上,前文提到基本上我認識的臺灣人縱使現實生活中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對臺灣能有民主選舉都是感到自豪,也沒有人會願意回到2000年前,國民黨佔據臺灣幾乎所有政治經濟資源的年代。

    對這裡某些網友有意無意用臺灣作爲民主實踐的失敗例子,我不同意,我幾乎認識的所有臺灣人也不同意。這就是我想說的重點。

    中國古代已有智慧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民為本,以民爲主,又有什麽好得過將選舉領袖的權利與權力放在民衆身上。與其相信偉大的領袖(還要是一生都偉大),我還是比較相信民衆集體的智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15-10-20 02:14 PM
  • #25
  • 謝謝您的回覆,可是你的回覆有意無意間表現出台灣人筆戰時常用的扣帽子手法。對於你的問題:"你可以嘗試問任何一個臺灣人,2000年前的臺灣好還是現在的臺灣好?”的問題,我的認知是在問台灣人對過去台灣的感覺。而您扣上"緬懷獨裁"、"黨國不分才最好"、”否定整個民主制度高舉獨裁有理”帽子後便偷換概念。由比較2000前後台灣的觀感,換為”回到2000年前、強調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黑暗年代好不好”。
    如果是這強調負面的話,那當然是不回到過去的負面最好啦。可是,成為亞洲民主燈塔下的台灣也有民主下的負面唷,我覺得你無視這點。臺灣政壇是比以前清廉了不少? 臺灣人比香港人的凝聚力來得更強大?長遠的穩定性?如我之前所述,根本沒有變好甚至變差。事實是繁榮和穩定,只在所謂民主化後的台灣社會曇花一現下就消失至今了。無視上述這些,強調有選票就自豪,重視強烈情懷無視現實,這恐怕不止是精神勝利法陷阱,更是變相的愚民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20 06:32 AM
  • #24
  • 星加坡是少數行民主政制而國富民強的國家。但所行的是"一黨專政式"民主政制,也是眾所週知的事實。

    個人覺得,中國現行的具中國特式的社會主義政制並無不可,因過去66年來,己令中國民生大幅改善,這是不爭事實 。 雖然仍不英美法德等國,但相比如行民主制的印度,己遠遠超越。

    個人認為,重點是能否如星加坡一樣,有個像李光耀的偉大領袖,帶領國家。政制只是工具而矣。回看印度、泰國、菲律賓等行民主政制國家,民不遼生,就知道西方民主政制並非治國的萬應靈丹了 !

  • 引用 #22 sunmobile 發表於 2015-10-19 04:34 PM

    工作關係認識不少臺灣人(老中青都有),對臺灣現況,不同人都有不同的不滿意,但說是緬懷獨裁年代的,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19 10:47 PM
  • #23
  • 行民主政制,首要條件是人民的質素。我在陳水扁競選時,親身看到台南地方的民進黨選舉大會,就是一抬抬招呼選民的免費晚飯。那些捐錢捐助的商人,阿扁當選後,他們的公司就接到一個又一個政府批出的合約。

    再看今次國民黨換拄鬧劇,唉,台灣式民主,真令人失望。

  • 引用 #22 sunmobile 發表於 2015-10-19 04:34 PM

    工作關係認識不少臺灣人(老中青都有),對臺灣現況,不同人都有不同的不滿意,但說是緬懷獨裁年代的,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unmobile發表於 2015-10-19 04:34 PM
  • #22
  • 工作關係認識不少臺灣人(老中青都有),對臺灣現況,不同人都有不同的不滿意,但說是緬懷獨裁年代的,又或者認爲大陸的黨國不分才是最好的,就一個人都沒有。而雖然口中不滿意,臺灣是自己的地方這種情懷都特別強烈,對手中的選票也大多感到自豪(起碼在我這個香港人面前),說起政治/政府施政也從來不會迴避,這些都是一個在有民主制度的地方才能看見的現象。

    民主從來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因此否定整個民主制度高舉獨裁有理,恐怕不止是精神勝利法陷阱,更是變相的愚民吧!

    閣下說”永遠是回億和過去最好!”,如果閣下是臺灣人的話,你願意回到2000年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年代嗎?

  • 引用 #15 eidolon 發表於 2015-10-16 12:45 PM

    回覆 sunmobile 對於你的問題:"你可以嘗試問任何一個臺灣人,2000年前的臺灣好還是現在的臺灣好?”我可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19 01:25 PM
  • #21
  • 回應 #20

    你說得對。睇番香港,大家試冷靜觀察一下,近日每當佔中人士被控,站在被控人士身旁的外籍律師,此美籍律師,善打人權官司。誰人背後付龐大的律師費,大家心中有數。

    誰人要利用香港及台灣,去抽中國後腳,令中國人鬼打鬼,大家亦應心中有數罷。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5-10-19 12:21 PM
  • #20
  • 同意你睇法,不去訪問美國 (此乃致命傷)。
    邏記得安倍第一次上台執政,冇幾個月就下台嗎?原因正正佢儍下儍下一上台就首訪中國,冇睇美國眼色,死得幾快呀當時。再睇下佢再次上台行得幾遠,軍主義冇遮冇掩都路路通,就知乜叫大國政治啦!

  • 引用 #19 bjgeorge 發表於 2015-10-19 09:32 AM

    因為小弟都是口直心快之徒,覺得洪秀柱做事作風務實,比起蔡英文那種虛,更易令人受落。但可惜她所提出的兩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jgeorge發表於 2015-10-19 09:32 AM
  • #19
  • 因為小弟都是口直心快之徒,覺得洪秀柱做事作風務實,比起蔡英文那種虛,更易令人受落。但可惜她所提出的兩岸政策 ( 此乃表面原因,其實可能黨內不少重量級人馬亦實行著,例如連戰參加中國閱兵 )及她不去訪問美國 (此乃致命傷),使她失去支持。

    美國几十年來精心部署一條由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以至越南、印尼等國形成一太平洋鍊帶,用以軒制中國。及它近年主導的重返太平洋政策,美國怎可以眼白白看到兩岸走上合作進而統一的路,亦使其太平洋鍊帶"斷鍊"。

    所以,不論馬英九、陳水扁、蔡英文等、選前訪美差不多是基本動作。像北韓同中國關係一樣,美國絕不容許洪秀柱入閘參選,也是可以理解的。

    個人睇法覺得,今次表面上是政黨內部鬥爭,實際的"操盤人"仍然十分穩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5-10-17 06:50 PM
  • #18
  • 洪秀柱民調自通過黨內初選時的超過百分之40跌到百分之17也是國民黨意料之外吧, 如保持到初選時的超過百分之40支持度, 跟有百分之39.5支持度的蔡英文相比毫不遜色, 誰敢提換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5-10-16 01:37 PM
  • #17
  • eidolon,你見解並不獨到,但路人絕非人人能醒悟,由其係心蒙蔽嘅人,點都發唔到佢地心省,嘥氣!

  • 引用 #15 eidolon 發表於 2015-10-16 12:45 PM

    回覆 sunmobile 對於你的問題:"你可以嘗試問任何一個臺灣人,2000年前的臺灣好還是現在的臺灣好?”我可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5-10-16 01:14 PM
  • #16
  • 臺灣以前是一黨獨大?定係一家獨大呀?佢個黨夠大就唔會早早喺大陸俾人民趕走啦!

  • 引用 #10 sunmobile 發表於 2015-10-15 06:24 PM

    回覆 Freemanchina 國民黨的失敗可以是臺灣人民(民主)的勝利,這麽顯而易見的道理閣下是視而不見,還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15-10-16 12:45 PM
  • #15
  • 回覆 #10 sunmobile


    對於你的問題:"你可以嘗試問任何一個臺灣人,2000年前的臺灣好還是現在的臺灣好?”我可以回答你:”永遠是回億和過去最好!” 在陳水扁任期最後一年問的話,他們會答你李登輝下的台灣經濟達頂鋒時最好; 在李登輝任期最後一年問的話,他們會答你在蔣經國下的台灣經濟軍事都完勝大陸最好!
    為何過去總是最好?因為台灣黃金時代早己逝去,無論領導人是欽派還是普選誔生的。他們任期最後幾年治下的台灣必然難有起色,更不用說兌現他們競選時開下的空投支票了。至於為何黃金時代己逝,己有大量參考書供你查看,我在此不多述,關鍵字是”美蘇冷戰”、”台灣退聯”、”中國改革開放”和”中美建交”。

    Sunmobile您說的某程度上墮入了片面敍述事實、高大上的精神勝利法陷阱,跟二戰日本皇軍某盟軍之友一樣: “大和民族乃草食民族,滿山植物故可就地取材,不用補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15-10-16 12:43 PM
  • #14
  • 回覆 #10 sunmobile


    起碼國民黨以及整個臺灣政壇是比以前清廉了不少? 臺灣人民(民主)勝利下君臨的陳水扁總統海角7億你華麗地無視了嗎?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聽個台灣有一個現像就是台灣馬路永遠都修不好、跟香港比永遠都不夠平。因為當地民選立委普遍地跟建築商掛釣,同一條路不停修、工錢不停給、回扣也不停進立委口袋裏去。這樣貎似能製造就業,但路就由得他放在這擺爛,這正是民主台灣社會諸多亂像的寫照。同一邏輯,我可以跟你說: 大陸是明貪,但找對人還是能成事; 台灣是暗貪,人你或會找但成事得等過天長地久。這正是為何大陸經濟增速減慢但民眾樂觀、台灣經濟雖算小康卻走下坡而民眾悲觀的原因。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15-10-16 12:42 PM
  • #13
  • 回覆 #10 sunmobile


    穩定?具凝聚力?對政治活動的熱情?你去PPT、FB看看啥是天龍人、南部人騎山豬才回來說嘴吧。台灣人之間根本是口和心不和,個個懷疑對方賣台,而這種不和正是由民選立委(政客)以煽動族群、政治主張來短線鞏固自己基本票源的手法,長線卻是破壞家庭關係和穩地的撕裂。由南北、內外省人、政治光譜(籃或綠,現在多了黑),”愛呆丸否?”、會否說台語/閔南話種種都成為各種陣營對立的原因,卻成為凝聚陣營內戰友們的利器。以致他們在面對大陸和世界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下,往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從而令經濟走下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盟主牌發表於 2015-10-15 08:58 PM
  • #12
  • 回覆 #11 sunmobile


    是呀!对閣下及同路来説
    盲婚唖嫁!己是原罪
    無論安排如何美好,也都是錯。
    但同文上下两段合睇合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unmobile發表於 2015-10-15 06:26 PM
  • #11
  • 回覆 #9 盟主牌


    盲婚唖嫁?香港的特首才是吧,而且是家長安排的,當事人不得異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