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08/2021

贏了獎牌之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2019年黑暴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香港一直在低氣壓下,直至最近幾星期,終於有兩件事帶動市民的共同興趣,扭轉社會氣氛。一是特區政府的電子消費券終於面世,市民積極申請,投入消費,讓市場活躍起來。另一就是香港隊在東京奧運大放異彩,取得一金、兩銀、三銅的歷史佳績,讓全城振奮。特區政府打鐵趁熱,抓著熱潮,大打奧運牌,宣布了一系列推動體育發展的措施,瞧著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這三大目標進發。雖然特區政府難得「捉到鹿」,可別沖昏頭腦,歡呼過後,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六百億體育新資源

 

  的而且確,特區政府近年持續增加投放於體育發展的資源,根據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2020年7月13日的文件《「體育資助計劃」檢討及體育總會的管治》(立法會CB(2)1317/19-20(03)文件),特區政府自從2017年起已撥出六百億元體育新資源作非經常性開支,當中三百一十九億元發展啟德體育園、二百億元發展十八區康體設施,餘下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六十億元,向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二億五千萬元,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撥款五億元予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等等。2018/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宣布檢討「體育資助計劃」,2019/20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增撥二千五百萬元經常撥款及為期兩年合共三千五百萬元的額外津貼,提高對六十個受資助體育總會的資助,2020/2021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更提出把對六十個受資助體育總會的資助,逐步增加至五億元(2023/2024年度);再加上其他相關撥款及津貼,可以說,特區政府近年對推動體育運動算是有誠意,我亦十分支持。

 

  香港一直有具國際水平的頂尖運動員,李麗珊、黃金寶等名字我們不會陌生,精英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亦有所提升,例如港隊在2018年的亞運會便取得八金、十八銀、二十銅的佳績。在累積多年經驗及努力後,來到今屆奧運,可說是集合了資源、設施、科技、醫療、教練、運動員及訓練團隊的共同成果。此外,我認為運動員本人的鬥志、意志、堅忍、抗壓力最為重要,「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克服傷患及逆境,兩次「復活」,最終在女子單車爭先賽中贏得銅牌,便是最佳例子。運動員展現的特質,有助帶動港人的活力及信心。

 

不能冷落失落獎牌的運動員

 

  東奧後,喜見不同的團體對獲獎運動員提供獎勵。不過,在獎勵獲獎運動員之餘,我們不能落下失落獎牌的一群,畢竟能代表香港出戰奧運的,都是頂尖運動員,他們同樣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及汗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才能踏足奧運舞台,即使臨場失準,即使與獎牌失諸交臂,同樣值得尊重及鼓勵,還有其他默默努力的運動員也一樣,可是行政長官日前宣布的支援體育措施中,並沒包括他們。

 

(iStock)

 

檢討運動員薪酬機制

 

  特區政府推動體育精英化,根據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2019年5月27日的文件《推動香港體育發展》(立法會CB(2)1500/18-19(05)文件),香港體育學院大約有一千三百名精英運動員,當中有五百多名是全職運動員(包括五十多名殘疾運動員)。體院設有四個A*級、十六個A級及十三個B級精英體育項目,例如單車屬A*級、劍擊屬A級、跆拳道屬B級。而港人熱愛的足球則不在精英體育項目內,特區政府另有撥款予香港足球總會。

 

  相對於運動項目的分類,社會更關注運動員的基本待遇。特區政府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六十億元,可是全職運動員待遇偏低,傳媒報導有全職運動員的月薪僅七千一百三十元,而且薪金與比賽名次掛勾,需持續在國際賽事保持前三分之二的名次。

 

  傳媒報導港隊競步代表程小雅,她在2019年亞洲錦標賽獲得銅牌,月薪一度由三千元增至二萬六千元,可惜她未能在東奧獲獎,據知來年薪金將減至一萬二千元左右。而先後六次為香港奪金的殘奧運動員蘇樺偉,更因為每月只有約三千元津貼而寧願轉職速遞員。雖然有人認為運動員屬「多勞多得」,我則認為是時候檢討這種「可加可減」薪酬機制,讓運動員有安穩收入,生活有保障才能全身心投入訓練。

 

特區政府應支持香港同樂運動會

 

  至於體育盛事化,特區政府於2004年設立「M」品牌計劃,致力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體育盛事之都,2018/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便撥款五億元予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支援香港馬拉松、世界女排聯賽、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等國際賽事在香港舉辦。

 

  說到體育盛事化及普及化,我就不得不提香港同樂運動會2022了。同樂運動會來到第十一屆,香港好不容易拿到主辦權,而且是亞洲首辦,象徵香港是個開明、共融、支持平等機會的社會。預計屆時將吸引不同國家地區萬多人來港參加共三十六項體育項目,不單止有傳統的運動,也有電競等新興項目,而且歡迎不同種族、文化、性別、性取向的人士參加,即能同時達到盛事化及普及化的雙目標。即使香港同樂運動會2022並沒列入「M」品牌計劃,特區政府都應該大力支持,至少確保主辦單位能租用足夠場地舉辦賽事,若特區政府對這項活動視而不見,便顯得眼光相當狹隘了。

 

運動牌不能治癒深層次矛盾

 

  此外,今次能營造全城奧運的氣氛,主要是因為特區政府買下播映權,讓多個電視台、各大小商場也可播放賽事,聚集人流,把港人團結起來。不過,很多市民是認同「香港隊」而非「中國香港隊」,也有人噓國歌,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次奧運是加強了本土主義,反映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仍有待處理。

 

  最後,特區政府必須認清,奧運熱潮、市民掌聲,都是短期的,運動牌並不能治癒香港面對的深層次矛盾,特區政府仍然要卯足勁,拿出外防輸入、能盡快與內地通關、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提振經濟、協助各行各業跨過逆境的有效政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