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23
俄烏都在練蛤蟆功?
在《射雕英雄傳》系列小說中,西毒歐陽鋒的絕學武功是「蛤蟆功」,該武功是先俯下身來,形同蛤蟆,意在積聚實力,然後對敵人奮力一擊,一招擊殺之。顯然,現在無論是俄國,還是烏克蘭,都在積聚最大的實力,為最後的決戰作最充分的準備。俄國方面,號稱組織了包括瓦格納僱傭兵在內的50萬大軍,在烏克蘭東部發起了數次反攻,雖略有戰果,但還不到決定性會戰的程度。烏克蘭方面,總統澤連斯基則四處外訪,尋求美國和北約國家的軍事援助,包括坦克、裝甲運兵車、精準射擊火箭炮、防空武器,甚至最先進的戰鬥機,並不急於對俄軍作出大規模反攻,能頂住上述在烏東前線的俄軍進攻便可,顯然是要盡最大可能積聚實力,爭取發動一場決定性的大反攻戰役,須知道坦克和裝甲運兵車,這些都是陸地作戰的攻擊矛頭。
(Shutterstock)
消耗戰 VS 殲滅戰
在西方兵學理論當中,有「消耗戰(Attrition)」和「殲滅戰(annihilation)」兩種樣式。消耗戰,顧名思義,就是敵我雙方沒有能力在一次或數次大戰役中打敗對方,瓦解對方繼續戰鬥的意志,最後不得不死捱下去,各自投入更多資源上戰場,直到其中一方無力再戰,或者失去戰鬥意志為止。中國抗日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日軍無法達到開戰初期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目標,被迫捲入中國戰場這個泥沼之中;同樣,中國方面也沒有能力「速勝」日本,老蔣說的「苦撐待變」,毛提出的「論持久戰」,都是消耗戰的體現,用中國廣大的國土資源和人力資源,耗盡資源匱乏的日本戰力。持久戰在現代中國兵學中地位尊崇,但在西方從古到今的兵學傳統中,卻不是一個首選的樣式,殲滅戰才是首選。無論是西方兩位近代兵學殿堂級大師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將軍,以及約米尼Jomini將軍,還是歷代名將,幾乎沒有一個主張消耗戰的,都是力捧打殲滅戰。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速戰速決。
正如打拳擊boxing,一下knockout技術性擊倒對手,總比數點數count out來的痛快。克勞塞維茨和當代美軍都把能夠瓦解對方戰鬥意志的關鍵點,借用物理學概念而稱之為「重心(centre of gravity)」,相當於對方的軟肋,所謂打蛇打七寸,只要找到和集中全力打擊之,對方就會「失去重心」,轟然倒塌,不一定是大比例殲滅對方軍事實力,最重要是瓦解對方戰鬥意志,讓對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可能打贏了,輸定了,便會放棄戰鬥,選擇投降或者作城下之盟的談判。
(AP圖片)
雖然在西方世界的戰爭史中,持久戰、消耗戰多的是,有英法百年戰爭,這是人類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從公元1337年打到1453年。有被譽為開啟近代國家主權觀念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有第一次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七年戰爭」(1754-1763年)。連最近期的美國阿富汗反恐戰爭,也熬了足足二十年(2001-2021)!但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實際上在戰爭過程中,敵我雙方都一次又一次想打決定性戰役,迅速解決問題。奈何一次又一次的戰役打下來,都不能達到決定性的結局,由此而不得不繼續打下去,期待下一場戰役就是決定性的戰役,最終變成了消耗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其中有兩點是最為常見的,就是敵我雙方對於對手能夠組織動員的戰爭資源和潛力有所低估,對於對手抵抗意志更是有所低估,以至於錯誤地以為通過一兩場戰役,便能消滅對方主力,繼而瓦解對方繼續戰鬥下去的意志。誰知對方愈戰愈勇,愈戰愈多資源投入,至少沒有因為一兩場戰敗就勇氣盡喪,實力盡喪。在一兩場戰役中找到和擊中對方的重心,這個不難,例如在去年9月,烏克蘭軍隊聲東擊西,在哈爾科夫地區反攻俄軍,一下子收復了大量領土,俄軍一下子敗退千里,幾近潰亂。這就是烏軍擊中了俄軍的重心:重點防守南部而疏忽了戰線北部的哈爾科夫。但俄軍最終還是守住了戰線,煞停了潰敗。烏軍贏了一場漂亮戰役,卻仍未能徹底擊潰俄軍和瓦解其戰鬥意志。
在整場戰爭中找到和擊中對方的重心,這在大國之間是非常的難。國大資源多,自然耗得起,捱得久,不會輕易講和或投降。難,不等於不行。雖說俄烏雙方都有充足資源可以繼續投入,俄國地大物博人多,烏克蘭背後則有四十多國支援,但彼此都不會想這種「燒銀紙」耗人命的遊戲長期持續,尋找能夠決定全場戰局的對方「重心」,繼而集中最大的資源力量全力出擊,這種決定性戰役還是期待進行的。
找尋敵方「重心」,才能決定戰局
俄國的全局性「重心」在哪裏?當然是在克里米亞,這對於俄國來說,無論是軍事價值、經濟意義,乃至歷史文化意義,都是不容低估的。用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克里米亞對於俄國來說,相當於台灣對整個中國的意義。烏軍如果在烏東地區打退俄軍,收復頓巴斯所有領土,對於俄國的打擊固然很大,但畢竟與俄國本土是完全相連接,今天退守,明天可以再打回來。但克里米亞就不同了,這個半島三面環海,陸地連接烏克蘭本土,俄國一旦再次丟失,就很難再反攻回來了。克里米亞一失守,俄國軍民對於普京當局的政治支持就徹底會瓦解,無以再戰了。雖然近日美國情報部門公開宣稱,烏軍沒有能力在短期內收復克里米亞半島,但當澤連斯基積攢到有足夠數量的坦克、裝甲車和防空力量,裝備部隊而形成戰鬥力之後,應該全力向克里米亞出擊,一戰定江山。
(AP圖片)
至於烏軍的全局性「重心」又在哪呢?人命!或者說對於士兵傷亡的忍耐程度。俄軍雖然也傷亡慘重,但畢竟有大把僱傭兵,無須動員太多國民參軍服役,傷亡對國民生活的影響有限,對普京政治支持度的打擊也有限。但烏克蘭部隊是以本國國民為主,成年男性都不能離境,隨時準備參軍參戰,因此傷亡對於國民的影響不小。戰死一人,對於全軍來說比例有限,但對於死者家人來說,就是一切。因此,俄軍的重點不在於爭奪一兩個城鎮,而在於對烏軍帶來持續的傷亡,使得烏克蘭軍民的戰鬥意志下降乃至瓦解,哪怕要死幾個僱傭兵才能換來一個烏軍傷亡,俄國也覺得自己耗得起。很殘忍,但這疾呼是俄國逼和烏克蘭的唯一一招,問題是俄軍的裝備和士氣,不見得真的能造成大量烏軍傷亡。近日幾場俄軍反攻,似乎也沒有造成烏克蘭不可承受的人命損失。
終極的大決戰,很快就會到來。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