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9/02/2019

房屋不夠樓價高、病床不足醫生少的背後真相

  上星期言猶在耳,說香港特區政府高官和政黨議員,講話準備不足、不信專業人士、不利用被訪機會影響輿論,怎知今個星期又有人講錯!

 

  這個是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他回應新移民逼爆醫院時,竟然說若沒有新移民,公共服務或更「爆煲」。雖然他說的是事實,但卻不明白當事件已造成嚴重錯覺時,講這話是於是無補,只會火上加油。

 

  過去一星期,特首高官已經醒覺?醒目?「閃」了,少出席活動,出席了也不做stand up……總之是不發言,免得講多錯多。只是林正財是好好先生,政治智慧欠奉,和特首高官議員一樣,他可能以為本著良心說話,便一切OK。

 

  林正財說不少新移民來港,從事多是服務業,例如醫護和飲食等,所以才有若果沒有他們做這些工作,醫院人手更不夠,更加迫爆。

 

  他不知道他的話在另一些人的理解是,來港的新移民都是沒接受過甚麼教育,所以做的都是低下階層工作;香港政府不是說要創科,發展高科技嗎?為甚麼接受這些低學歷人士?

 

  政府高官再解釋新移民的貢獻,就被人認為是defensive,結果是給轉移話題,愈描愈黑。

 

  叻少少的就說,我們也力爭那些高學歷的專才來港啊!好了,他的話在另一些人的理解是,輸入這些人才不是和港人爭飯碗嗎?

 

  於是政府高官又解釋,這些專才將帶來甚麼貢獻,又被人說政府甚麼配套也沒有,國際學校少、樓價高,如何吸引專才,結果又是給轉移話題,愈描愈黑。

 

  就是這些官員,雖受高等教育,卻沒文化修養,加上語言技巧差,又沒政治智慧,更聽不進意見,結果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做事永遠事倍功半。

 

  其實,要「糾正」偏離事實的誤解,尤其是十分民粹的論調時,唯一解䆁是數字。

 

取消每天150個來港單程證,就能解決問題?

 

  因為數字會說話,尤其是當連專業人士,律師和醫生都講問題是新移民引起時……

 

  醫院爆煲,就是新移民,一到香港,就去醫院,還要是長期病患。怪不得醫院這麼多人了。

 

  褔利支出大,又是新移民,一過羅湖,上水站落車就去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怪不得福利開支年年增加了。

 

  輪候公屋人多,當然又是新移民,一到香港,便入紙排隊,他們生仔又多,搞到條隊好長。怪不得等了那麼久也等不到上樓了。

 

  似乎香港的一切問題,都是新移民惹的禍。好了,這樣便十分簡單,只要取消每天150個來港單程證,問題便解決了,是嗎?

 

  先不去講有多少新移民去醫院輪街症、多少新移民攞綜援、多少新移民申請公屋的數字,先看看新加坡吧!

 

星人口增加比香港多,人均居住面積卻大1倍

 

  新加坡的人口從來(由60年代至千禧年)都是香港的一半,她的土地面積也只是香港的一半左右。

 

  但問題是過去15年,新加坡增加了150萬多的人口,至561萬。她以前的人口是香港的50%,現在則是76%(世界銀行2017年數字:新加坡561萬/香港739萬),這15年內增加了150萬人,她有沒有房屋問題?

 

  沒有。新加坡的組屋,類似香港的居屋,面積大過香港一倍,價錢平過香港一大半,居住環境和配套好好多。

 

  每日150單程證名額,一年365日,香港一年接收150 X 365 = 54750人,但事實是過去多年,名額沒用盡,每年平均只有45000左右。即使過去15年,每年用盡名額,共有821250人,仍比新加坡少一半,但為甚麼新加坡沒有房屋不夠問題,醫院迫爆問題?

 

  一句話,都是新移民的錯,甚麼問題都可以解決?真的嗎?不如說我們的發展規劃不夠全面和長久,所以過去20年才不著力開發土地,所以才出現房屋不夠樓價高、病床不足醫生少的情況。

 

  對,是政府官員沒遠見,即使填了1700公頃,仍遠遠不足夠!那些反對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的人,你可知道,我們人均居住面積161平方呎,而新加坡是323平方呎,剛好是我們一倍。

 

  我們不應該住得好一點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醫護之選 | 維柏健【加拿大關節銷售No.1】指定產品買1送1 (優惠期至25/2/2025)►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23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下_發表於 2019-3-11 10:22 AM via mobile
  • #24
  • 回覆 #4 昨日的我


    閣下可否先動腦思考再執筆寫字?好多事情唔係話動就動,話建就建,動郊野公園要關注的事超級多,例如配套呢?交通基建呢?而且環境保育呢?閣下知唔知其實環保議題係地球人都要面對的事,每日北極浴冰嘅速度幾快?分分秒秒灌注地球6個游泳池嘅水唔該!當多個國家地方都開始識關心環境人類嘅將來,香港人竟然仲係一套自掃門前雪嘅心態,思維倒退到不得了,不如返北韓住吧!

    倒不如問點解唔將fanling golf course整個移去偏遠嘅郊野公園?既可以保育,又可以保留國際運動場地。當然我唔識,呢啲留返專業人士去分析測量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下_發表於 2019-3-11 10:08 AM via mobile
  • #23
  • 認同作者嘅最後,社會問題的確是由各層面嘅因素互為影響下洐生。但對於新移民問題有所保留,因為新移民的確是其中一個問題。如果作者認為醫護專業都有這錯覺,那就不聽醫生護士的說法,聽下幫政府審批福利嘅社工講嘅觀感,佢地也有指近年有關新移民嘅福利審批的確頗多數量,甚至相對本地人的不相伯仲。新移民人士佔比例多數都是勞動階層或就近貧窮線的人士。至於輸入大陸專材又是否能解決香港現有問題?真的不敢苟同,見過很多內地研究院出身嘅學生,無論由內地清華過來,還是在港三大畢業高學歷嘅所謂專材,都不見得跟本地年青人有甚麼質素分別?有些內地專材嘅心態可能受文化差異影響,或本身就自視甚高,無論工作態度還是待人接物可能比本土那班更差,一些在技術上不夠踏實,時刻想走小路,更加要返香港人幫忙執手尾。各個行業要輸入嘅專材都應該源自不同地方輸入。西方醫療技術嘅專材反而是需要考慮。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9-3-1 08:11 PM
  • #22
  • 香港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
    來源:香港網
    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佈的2018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9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城市,更被形容為已經達到「嚴重負擔不起」的程度。香港樓價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由2017年的19.4倍,升至去年的21倍,再創有調查以來新高,意味著一個家庭要不吃不喝達21年,才可以買得起一個住宅, 香港樓價對於大多數香港打工仔來說更加遙不可及。

    排名第二的城市是加拿大溫哥華,澳洲悉尼排第三,房價收入比分別為12.6倍及11.7倍。

    2018年7月19日一對新婚夫婦租住深水埗唐3樓一個劏房單位,因住屋問題鬧不和,丈夫在劏房內以床單上吊自殺亡。

    2018年9月7日90後情侶元朗崇山新村鐵皮屋內用繩索自縊亡,女死者為大學生。

    2018年9月8日 25歲男仔在油麻地佐敦道19至21號一劏房單位內燒炭亡。

    2018年10月8日深水埗大南街216號劏房男殺人燒屋跳樓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9-3-1 08:10 PM
  • #21
  • 2018年11月14日以網吧為家的打兩份工的好爸爸在元州街152號網吧桌上死亡。該好爸爸無家可歸,為省下租劏房的錢,四年以網吧為家,每月1400元夜晚在網吧度宿。

    2018年12月17日中年保安大埔劏房烧炭寻死, 妻子揭发救一命。

    2019年1月23日做3份散工的劉何志(64歲),擔任TVB的臨時演員,刚刚完成參與劇集《極度怪咖》的拍攝工作,無家可歸,在尖東海傍的長凳睡覺及休息,天氣寒冷,猝死於長凳上。

    一個人咁樣生活,是香港低下階層悲慘生活的寫照,香港還有很多劏房租不起,網吧度宿也租不起,睡在快餐連鎖店。連動物都不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9-3-1 08:09 PM
  • #20
  • 公屋申請30萬,居屋申請27.2萬,4人家庭計共有200萬港人等上樓,200萬基層市民正租住劏房!他們受盡地產霸權的壓榨,地產霸權捐錢給所謂環保人士,以虛假的保護環境為理由,反對填海,反對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反對收回棕地、反對開發郊野公園,無視香港人住屋的迫切需求,無視香港人的悲慘現況,想港人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為奴,為地產商打一世工。

    從曾經在赤柱療養的那位,到689,777。7年、5年、2年,共14年,香港最基本的人權一居住權都沒有能解決。

    香港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解決香港人的住房問題,為了香港的利益, 為了香港人的將來, 立刻進行大規模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土地, 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 收回棕地, 全方位拓地建屋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2-24 04:42 PM
  • #19
  • 请阁下,了解一下:其實香港沒有窮人!

    財政儲備11000億外汇储备4400億美元(合共45000億港元)按上次回水六千用了四百億算,每人可得68万,一家四口272万!
    綜援戶讓他分享成果拿双份544万。公屋免費送給住户(可買賣或留给子女)香港冇窮人!

    沒有儲備政府點運作?
    鏟除房署和福利局,小政府年年大盈余!港元像世界各国英加澳日韓自由浮動,或学星加坡和人仔掛钩便可。

  • 引用 #18 chumorgan 發表於 2019-2-24 12:31 PM

    2018年9月7日90後情侶元朗崇山新村鐵皮屋內用繩索自縊亡,女死者為大學生。 2018年9月8日 25歲男仔在油麻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9-2-24 12:31 PM
  • #18
  • 2018年9月7日90後情侶元朗崇山新村鐵皮屋內用繩索自縊亡,女死者為大學生。

    2018年9月8日 25歲男仔在油麻地佐敦道19至21號一劏房單位內燒炭亡。

    2018年10月8日深水埗大南街216號劏房男殺人燒屋跳樓亡。

    2018年11月14日以網吧為家的打兩份工的好爸爸在元州街152號網吧桌上死亡。該好爸爸無家可歸,為省下租劏房的錢,四年以網吧為家,每月1400元夜晚在網吧度宿。

    2018年12月17日中年保安大埔劏房烧炭寻死, 妻子揭发救一命。

    2019年1月23日做3份散工的劉何志(64歲),擔任TVB的臨時演員,刚刚完成參與劇集《極度怪咖》的拍攝工作,無家可歸,在尖東海傍的長凳睡覺及休息,天氣寒冷,猝死於長凳上。

    一個人咁樣生活,是香港低下階層悲慘生活的寫照,香港還有很多劏房租不起,網吧度宿也租不起,睡在快餐連鎖店。連動物都不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9-2-24 12:31 PM
  • #17
  • 公屋申請30萬,居屋申請27.2萬,4人家庭計共有200萬港人等上樓,200萬基層市民正租住劏房!他們受盡地產霸權的壓榨,地產霸權捐錢給所謂環保人士,以虛假的保護環境為理由,反對填海,反對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反對收回棕地、反對開發郊野公園,無視香港人住屋的迫切需求,無視香港人的悲慘現況,想港人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為奴,為地產商打一世工。

    從曾經在赤柱療養的那位,到689,777。7年、5年、2年,共14年,香港最基本的人權一居住權都沒有能解決。

    香港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解決香港人的住房問題,為了香港的利益, 為了香港人的將來, 立刻進行大規模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土地, 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 收回棕地, 全方位拓地建屋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2-23 05:53 PM via mobile
  • #16
  • 非双非土生土长中大土人六十後依然单身公屋小宅男派

  • 引用 #15 左中右 發表於 2019-2-22 07:35 PM

    哈哈,本人派!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9-2-22 07:35 PM
  • #15
  • 哈哈,本人派!

  • 引用 #14 六十後男士 發表於 2019-2-22 01:36 PM

    本人就是本人, 無黨無派. 反中亂港克敵, 港獨剎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9-2-22 01:36 PM
  • #14
  • 本人就是本人, 無黨無派.
    反中亂港克敵, 港獨剎星.

  • 引用 #12 左中右 發表於 2019-2-22 12:46 PM

    「本人認為只分土生土長和長期居港香港人」 所以你就是本土派? 不要一國一制了?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9-2-22 01:01 PM
  • #13
  • 「由大集團獨享. 社會成本則(削減議價能力, 通漲和分薄福利)由基屠承擔.」

    這是由英國政府速成的一國兩制联合声明,九七前的种种選舉修法,和一些基本法草委安排的奪權制度,做成中港合作不能順利推行!否則港深一早在二午年左右溶合,香港人便可有更大土地空間和經濟工業發展的機會可達成!無需淪落到如今境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9-2-22 12:46 PM
  • #12
  • 「本人認為只分土生土長和長期居港香港人」

    所以你就是本土派?
    不要一國一制了?

  • 引用 #10 六十後男士 發表於 2019-2-22 11:00 AM

    1) 新來港帶來經濟效益, 廉價勞動和消費, 由大集團獨享. 社會成本則(削減議價能力, 通漲和分薄福利)由基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9-2-22 12:41 PM
  • #11
  • 星加坡收高質移民?
    是那時的事?

    以下是星的外籍勞工的數字:
    截至2011年底,外籍人士占總就業人口比重高達32.8%

    那是高端外勞?還是低端外傭?

    星加坡填海造地不錯,所以人人有家園住房!香港有民主拒填海,就要推高房價!

  • 引用 #9 SzrtoD 發表於 2019-2-22 10:25 AM

    Absolutely BS. Singapore selectshigh quality immigrants and HK cannot. Singapore reclaimed land l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9-2-22 11:00 AM
  • #10
  • 1) 新來港帶來經濟效益, 廉價勞動和消費, 由大集團獨享. 社會成本則(削減議價能力, 通漲和分薄福利)由基屠承擔.
    公平的做法: 賺千億公司和打工王帝多交稅來應付新增福利需求.
    殖民地餘孽政府做法: 受惠者免責享受新來港好處, 受負面影響的基屠獨力承擔社會成本.
    2) 該人鼓吹均分香港儲備, 本人認為只分土生土長和長期居港香港人, 居港少於180日的香港人已經逃離稅網, 當然分錢免問. 非土生或雙非借歪.

  • 引用 #8 左中右 發表於 2019-2-22 10:07 AM

    六十後男士 乜又輪到你個戶口被盜用? 為何香港人不可以住深圳? 大灣區經濟為咗乜? 香港缺乏生活發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zrtoD發表於 2019-2-22 10:25 AM
  • #9
  • Absolutely BS.

    Singapore selectshigh quality immigrants and HK cannot.
    Singapore reclaimed land like crazy and HK does no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9-2-22 10:07 AM
  • #8
  • 六十後男士

    乜又輪到你個戶口被盜用?

    為何香港人不可以住深圳?
    大灣區經濟為咗乜?
    香港缺乏生活發展條件,你知道有多少人上大陸搵食?
    深圳大疆原來是香港人的公司,但因為在深圳創業更容易,所以成就了這世界級企業,連美國人都牙癢癢?

    你知否中港兩地婚姻為多少?多少人選擇北上居住?他們認為每日二150來港名額加重香港醫療負擔,但就不知道除兩地婚姻幫助香港人移居大陸,更有更多耆英選擇北上長住!這不是減輕香港負擔,不是好事嗎?

  • 引用 #6 六十後男士 發表於 2019-2-21 09:34 PM

    你住深圳為何分香港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oshioshi發表於 2019-2-22 09:34 AM
  • #7
  • Agreed with this article's view, hopeless on the HKSAR officials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9-2-21 09:34 PM
  • #6
  • 你住深圳為何分香港錢?

  • 引用 #5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9-2-19 10:47 PM

    整个香港我只爱郊野公园和水塘区域!其他地方没有亮点! 我没有居住問题,我住在深圳。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2-19 10:47 PM
  • #5
  • 整个香港我只爱郊野公园和水塘区域!其他地方没有亮点!
    我没有居住問题,我住在深圳。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