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2022
全球匯市衝擊波與影響
最近幾個月國際金融市場一片愁雲慘霧。各國股市紛紛下跌,例如美國標準普爾指數從今年高位至今跌了近24%。匯市一樣風高浪急,主要貨幣中貶得最多的是英鎊,從去年5月底到今年9月底,英鎊相對於美元,共貶值超過25%,光是剛過去3個月的跌幅也大於13%。英鎊以外,幾種不同的主要貨幣也不倖免,這3個月歐元兌美元下挫了9%,日圓6.5%,人民幣也跌了6%,但兌英鎊歐元當然是升了值。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匯率指數,則節節上升,從今年初到9月底,總共升值了18.4%,單是過去2個月的升幅便達6.3%。
(iStock)
這些數據反映了世界有重要的事正在發生,同時也提出了一連串問號,小心的經濟分析仍是最好的解惑手段。既然近年不少港人變賣家產移居英國,我們便從英國說起。英鎊兌美元貶值了25%,等於兌港幣的貶幅也相若,早已賣掉港元資產變為英鎊資產的虧大了,若手上仍拿著港元的,移民英國去買田買地卻突然變得划算,只是英國經濟出了大問題,以後在彼邦生活有點不妙。
政策失當 英經濟雪上加霜
為何英鎊如此大貶?這與英國不自量力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有莫大關係。英國脫歐早已使她的經濟前景黯淡無光,再加以其政府胡亂用錢,更使情況惡化。7月和8月,英國的CPI通脹率都徘徊在10%左右,但其新政府及央行如何應付?新上任的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本是位頗有學術素養的經濟史家,但他的所謂「小預算」方案,卻使人不敢恭維。其核心內容是50年來最大幅的減稅,但開支依然增加。本來英國財政赤字已經嚴重,現在政府還減少收入擴大開支,便需借更多的錢。要多借錢,利率便會被推高,再加上英倫銀行眼見通脹如野馬亂奔難以控制,也要加息,此股加息浪潮不易消退。問題來了,英國加息理應使英鎊轉強,不是轉弱,為何英鎊反而大貶?部分原因是英國通脹高企,不利匯價。但更根本的原因應該是世界對英國及其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沒有信心,這一任首相雖然故作強悍,但其能力不足早已為世人洞悉,難怪美國前財長及哈佛前校長認為英政府的行為似一個從新興退化為沒落的國家。
另一使人疑惑的是美國。她的情況其實與英國頗有相似之處,大家都是通脹高企,中央銀行加息十分進取,政府赤字巨大,負債沉重,為何英鎊與美元匯率走勢卻是大異其趣?美元為何不貶反升?
匯率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假如兩種貨幣都很糟糕,但其中一種沒有這麼差勁,它相對於另一種便會升值。美元與英鎊的一種重要區別,是其認受性不同。2021年58.8%的世界儲備貨幣是美元,只有4.78%是英鎊。既然各國央行持有很多美元,英鎊便變得可有可無。這會造成一種習慣,國際貿易以它作交易貨幣,借債以美元為單位,大家對美元有一定信任(雖然它是否值得信任是另一回事),當世界出現某種危機時,人人爭相走避,美元成為保值工具,英鎊缺少了這實力,大家亦看不到英國的前景,所以美元強英鎊弱不用奇怪。
美國這幾年印的鈔票太多,聯儲局加息態度雖十分進取,但短期內不似能控制到通脹。這便意味著美元還會因市場的加息預期而維持強勢,這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經濟有何影響?
擾亂貿易 美元霸權難維持
美元強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好壞參半。美元強會使別的國家認為美國貨貴,不肯購買,這對美國出口不利,也影響就業率。美元購買力增加,從美國人的角度,進口外國貨便宜一些,他們會高興。不過,這些好處與壞處也不一定能維持很久,美國出口商眼見自己貨品滯銷,便有減價壓力。出口到美國的廠家,若是用自己貨幣計價的,也會把價格調高一些,若是用美元計價的,可乾脆維持原價。換言之,若有足夠時間,市場價格會自動調整,化解因美匯急速上升帶來的扭曲。
若美元的升值是反映其國力而且是緩慢的,美元匯率若何,根本無關宏旨,各國商品價格會因應匯率而適當調整。但美國今次是因通脹太高,用急劇提高利率的手段對抗,但這樣一來,卻會使到用美元作國際貿易計價單位的市場受到嚴重扭曲。例如,A國與B國簽了定單,要從B國進口商品,價格以美元計算,突然間,美元卻大幅升值,這等於A國入口的商品成本會被推高(用A國貨幣計算),這會使他們失去預算,蒙受損失。若貿易不是用美元作計價單位,則無此困擾。現時世界貿易約40%是用美元計價簽定單,美元突被推高,市場未有時間調整,可能引致世界性的衰退。長遠而言,其他國家也會起戒心,減少在貿易定單中用美元計價,美元霸權也較難維持下去。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