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6/04/2018

朝鮮問題與中美貿易戰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這幾個星期中美關係波譎雲詭,大事頻仍。上周中國邀金正恩到北京訪問,是漂亮的外交。金首先訪華,說明中國仍是解決朝鮮問題的核心力量。本來特朗普也安排了要與金正恩會面,但被中國後發先至了。南韓與朝鮮也在搞緩和,美國被放到一邊,日本更只是乾焦急,生怕別人不理她。金正恩帶著也懂唱歌的夫人到北京,與歌唱家彭麗媛互相輝映,金開始時神態有點緊張,但離開時也頗為風騷,反映其內心有點沾沾自喜。

 

朝鮮擁制衡美國力量

 

  這次不但是中國在外交上展示了影響力,同時也是金的勝利,看來其他國家要接受朝鮮已擁有大殺傷力武器這一事實,對她不敢造次了。實力才是決定國際關係的基石,將來就算要制裁朝鮮,也不會做得太絕,以免出現反效果,反正現在米已成炊。

 

  此種發展符合博弈論的原理。在合作性博弈(Cooperative Game)中,雙方(或多方)討論還價的結果,很大程度受制於一個所謂「威脅點」(Threat Point)的存在,即對手做得最盡時可把你置於甚麼樣的痛苦狀況中,自己縱然是天下無敵,可把所有敵人殺盡,但別人卻有實力足可令你斷手斷腳,使你要承受你根本承受不了的代價,你便不敢亂動。朝鮮弄出了核彈,火箭假以時日(或許現在已經)可以射到美國本土,就算美國的武器可毀滅朝鮮1,000次,但美國的一個城市可被摧毀,朝鮮便已擁有了制衡力量。

 

  同樣道理在中美關係上一樣體現。習近平年前提出過要小心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是古希臘時代的一名將軍,也是歷史學家,他所著述的《伯羅龐尼遜戰爭史》,使到他在西方史學界的地位直追中國歷史上《左傳》的作者。此書我大學時在必修的西方文明史中是必讀的課本,其中一個觀察是本來強大的斯巴達眼見雅典的影響力日增,大有超越斯巴達之勢,終於坐不住,要發動一場戰爭把雅典打下去。此戰打了28年,從此後人便把既有強國攻打後起新興國家的戰爭稱為「修昔底德陷阱」。有人做過統計,過去500年來出現過20次近似情況,結果發生了16場戰爭。

 

  習近平談及「修昔底修陷阱」時,當然是在說中美關係,兩國若打仗,是世界及人類的悲劇,但我相信大型戰爭打不起來,因為現代化武器太厲害、殺傷力太大,雙方都承受不起後果,美國雖然目前軍力遠勝中國,但正如上文所述,這不會改變互鬥的格局,因為中國早已有實力使到美國要承受難以負擔的後果。不過,較細規模、殺傷力較遜的爭鬥,卻不易避免,貿易戰便是此中的例子。

 

美國擋不住中國崛起

 

  平情而論,到周二為止,雙方對貿易戰的規模仍是十分克制,在第一階段美國對鋼鋁產品的徵稅範圍有限,中國只涉及30億美元,稅額只有4億美元左右,中國還擊的水果豬肉之類的,總稅額也是6億多美元,都是小兒科至極。在未來的第2階段,美國要向中國出口的600億美元科技產品徵稅,稅額也會有限,但金融市場不知還有沒有第3、4階段的貿易戰,不確定的前景便十分惱人,股市波動便大。不過,我相信整個局面是鬥而不破的,因為美國已討不了好,中國也不想打這仗。

 

  改革初期,中國需要用國際貿易的優勝劣敗殘酷競爭來推動內地企業改革,亦需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但中國內部現已有足夠競爭壓力促使企業不斷進步,技術研究亦日趨圓熟,國際貿易的幫助已沒有這麼大。而且中國發起狠來,尚可停止借錢給美國及賣掉手上的美債,又或容許朝鮮搞搞局,美國也難以安睡。美國當然也有牌可打,例如在香港多支持一下反對派的活動,替中國製造多點麻煩。不過,從歷史角度看,美國處於退卻期,中國處於上升期,美國已擋不住中國的崛起了,所以貿易戰此等小爭鬥根本也改變不了甚麼,只是雙方都要蒙受點損失罷了。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立法會年底換屆,民主思路湯家驊指,市民不滿意本屆議員只懂追捧中央言論、不熟悉所審議法例等,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4-10 11:59 AM
  • #2
  • 没多久,雄安的新闻就出来了。我当时听了就在心里暗暗一笑,觉得简直就像是我刚好提前“预言”一样。雄安的未来如何?只要看到它的建设不是由当地的地方政府自己出资,而是中央政府越俎代庖,就该知道了。

    不过后来我再深入思量,觉得雄安这事很可能只是北京出钱养起河北来解决环保问题的一个载体。我以前写过关于“北京-河北环保问题”的文章,指出北京的户籍福利偏高造成京冀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巨大,河北愿意承受污染的代价发展经济,北京却不愿意,于是造成严重的矛盾。治本之道当然是废除北京的偏高的户籍福利,但一来政治上难以做到,二来“远水救不了近火”,一个简单易行的治标之法是由北京出钱养起河北,出的钱多到河北愿意放弃搞污染工业来发展经济,相当于是把“污染权”买过来了。但直接这样给钱也是在政治上难以做到,于是就找一个特别花钱的项目作为北京出钱向河北购买“污染权”的载体——这,就是雄安!雄安建设的表面理由是要分担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既然要做“副首都”,应该选择一个与北京之间交通便利之处,却故意选雄安这么一个所有交通设施都要从头建起的地方,大大地增加成本,岂不大谬?但如果http://mp.weixin.qq.com/s/nwmb62jYWYVI4EH1NiP0bw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