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3/01/2014

日本困局 明日香港?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周一我在本欄中提到安倍晉三到靖國神社參拜戰犯的亡靈,不能不使我們增加對日本的戒心。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世上最重要的貿易中心之一,對於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未來動向,我們若不緊盯著,有可能會吃上大虧。但研判日本時,我們也不用把注意力只放在軍事外交之上,日本的經濟社會環境,與香港實有很多相同之處,它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從而可使我們避過日本目前所處的困境。

 

香港與日本同樣缺乏天然資源,令整體經濟需要依賴國際貿易。

 

  日本與香港當然不是完全相同。就人口而言,日本是香港的18倍,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之一。在文化上,日本人也許自唐朝起便受過中華文化的薰陶,禮儀周周,這與一些港人的無禮頗有不同。我所認識的日本朋友,大都做事認真,這也是港人有所不及的。不過,正如人類學家本尼迪(Ruth Benedict)在她的《菊與刀》一書中所顯示的,日本人對「見高便拜,見低便踩」認為理所當然,符合其森嚴的等級觀念,這卻與不少港人的平等觀念大相逕庭。日本人的組織性強,習慣在同一公司中從一而終,近年這種就業模式雖未至分崩離析,但影響力已不及從前,離職後的日本人在創業方面的能力卻似遠不及中國內地的民企或香港白手興家的創業者,此點港人倒是不用妄自菲薄。

 

同需國際貿易支持經濟

 

  港日有不同之處當然不足為奇,但它們近似的地方其實很多,此點可能更值得我們的注意。

 

  首先是自然環境,日本地少山多,耕地不足,人口密度高,天然資源缺乏,這些因素決定了它要倚靠國際貿易作為其生命線。香港自然條件的約束,與日本並無重大分別,所以一樣是靠國際貿易支持經濟。事實上,貿易與物流是香港經濟最大的板塊,佔GDP27%,遠高於金融服務業。我們可肯定地說,香港若不能充當中國與世界經濟之間的轉口站,甚至與中國經濟斷絕關係,那香港是絕對活不下去的。但對貿易的重要性的認知方面,港人可能比不上日本人。他們知道若不能在日本以外得到資源,日本便完蛋。其侵略性格雖應該被譴責,但當中卻清楚反映到日本人明白他們不可能孤立於世界而生存。港人中當然有人明白貿易的好處,但顯然也有些人尚在幻想無論與內地關係搞得怎糟,香港經濟尚能運轉下去,無損無傷。

 

人口老化 政府開支有增無減

 

  日本最應引起港人警惕的還是它與香港頗為相似的人口老化問題。港日的生育率都是處於全球最低的水平,但壽命之長卻是叮噹馬頭。不過,日本進入老化期比香港更早。日本人現在年齡中位數是45.8歲,香港大約2019年才達到這個水準。日本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24.8%,香港則只是14%。香港要到2026年左右才會追至24%,到時與今天的日本相若。

 

  我們同時也應注意到,在92年,日本政府的欠債佔當時GDP的66.5%,到今年則升至近230%,短短21年內新增債務超過GDP160%。這等升幅,第一原因是其經濟政策失誤,第二個原因是人口老化,經濟力量削弱。反觀香港,政府開支近年與日本一樣,快速增長,遠遠跑贏GDP與收入的增幅,人口老化的步伐,也會像日本過去20年一樣不斷加快。現在香港有財政儲備七千億,基金結餘六千億,合共等於GDP的六成左右。若未來20年香港重複走過日本人口老化的路,那麼不但GDP60%的儲備會不翼而飛,而且還可能欠上等於GDP100%的債。如此推算,30年後欠債比例還可能高達GDP180%(每10年用掉等於GDP80%的儲備或增加同量的欠債)。假設名義GDP平均每年增長稍多於4%,到了2042年,名義GDP便會在七千億左右,欠債總量便會高達12.6萬億!這是稍為悲觀的估計,但在20多年前又有誰估到日本經濟會一衰至此?日本是香港的前車之鑑,在面對著與日本相同的老化問題時,香港不未雨綢繆,怎敢說不會墮入困局?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