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8/11/2016

Facebook: 罪魁禍首,愛恨情仇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眾多社交媒體平台中,Facebook的影響力最大,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媒體分發平台。遠超Twitter、Snapchat、Instagram、LinkedIn,成為美國及其他國際媒體的重要分發管道。

 

 

  近年,Facebook極力打造生態圈,陸續推出新聞頻道,能提高文章載入速度的 Instant Articles(即時文匯)、Facebook Live(直播功能)及Facebook 360 Video(全景視頻)組合拳,目的是增加媒體對Facebook的黏性,它一直在嘗試推出各種各樣的新功能,希望將全球的媒體牢牢地黏在Facebook生態圈裡。

 

 

  新聞機構倚重社交媒體順理成章,因為他們的讀者都在上面,進駐FB也給他們帶來了瀑布般的流量;Facebook將世界上大部分媒體掌握在手中,卻不認為自己是一家媒體公司,它不生產任何新聞,使命是為用戶呈現出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通過演算法來設置新聞推薦內容。媒體們亦紛紛配備專門的團隊運營其在Facebook的主頁內容,華盛頓郵報、CNN、Buzzfeed、NowThis等美國新舊媒體也不同程度的擁抱Facebook各項新功能。

 

  美國大約有44%的成年人習慣在Facebook上閱讀新聞。2015年5 - 6月,新聞網站的外部流量(referral traffic)40%都來源於Facebook,已經超過Google的搜索。

 

  以CNN為例,根據comScore的統計,在過去的三個月裡,CNN平均有1億人次的訪問量。CNN的戰略目標是將觀眾引導至其垂直主題下,比如CNN財經或CNN科技,希望能借此得到更有針對性的廣告投放,同時也吸引CNN大旗下的更多觀眾和讀者。

 

  不過,再甜蜜的關係也會有摩擦,媒體投訴Facebook不夠透明,有點像一個黑箱,很多資料都未提供給媒體,外人難以參透。媒體最唔妥就是Facebook頻繁調整演算法,文章推薦規則不透明,導致流量忽高忽低,每月每周也在變,讓媒體無所適從;Facebook演算法出現失誤,導致熱門文章頻頻出現推送假新聞的情況;能提供給媒體分析的精細化資料不足,不利於媒體制定內容策略等。

 

  「如果你想解放一個社會,你所需要的只是社交網路。」

 

 

  這段話來自阿拉伯之春發起人Wael Ghonim,四年前,他匿名建立了一個 Facebook主頁,它觸發埃及革命,展現了社交媒體的巨大力量,但也同時暴露它的最大缺陷,這個推倒獨裁者的工具,最終也將他們自己分裂。

 

  他們未能建立共識,政治鬥爭演變成極端對立。社交媒體擴大了這個現象,它加速傳播錯誤訊息、謠言、助長了仇恨言論。網路世界變成充滿惡毒挑釁、謊言和仇恨言論的戰場。

 

 

  不只是Wael,國際上也出現指責Facebook的聲浪。英國《衛報》說:「社群媒體扭曲了真相。」德國《明鏡週刊》更不客氣說:「Facebook就是仇恨工廠!」歐美的媒體不只一次反思,英國脫鈎僵局、極端主義崛起和美國Donald Trump的崛起,新聞媒體失職及Facebook難辭其咎。目前,全世界最大罪魁禍首,真是千夫所指的Facebook?

 

  媒體競爭激烈,一家新媒體,沒有歷史用戶的積累,從零做起實在太難。將流量完全押寶Facebook,也是順應潮流。但是面對的風險也有不少:

 

 

  第一個問題,在於傳統媒體內容生產和出版周期,多以「天」單位,需要新聞採訪、策劃、編輯,往往要有充裕的時間。二十四小時的Instant Articles、Facebook Live率先挑戰這規則;網絡新聞、移動上網、社交網絡逐漸摧毁舊有的生產周期,進入以「分」「秒」為單位的競爭節奏,做唔切,寫唔切,最快就「抄」,當行車紀錄都成為新聞傳播的來源,昔日的新聞採訪邏輯已經蕩然無存。

 

 

  第二個問題,就是接收和消化。社交網絡將傳統媒體拆解成一條條連結,將數以百計的新聞連結和網絡遊戲、心理測驗、貓貓狗狗、可愛影片,混合打包給讀者接收,想深入閱讀的一方面看不到好新聞,但又不知不覺地睇完一條又一條的無聊搞笑片、烹飪美食片。

 

  第三個問題是廣告定價系統。傳統媒體時代,出版者大多數能夠掌握廣告定價能力,報紙全版、半版、十六開、四開售價若干;電視廣告每10秒、30秒又若干。網絡時代是以CPM(千人成本)成為廣告購買的計算基礎。無論是跨國的或者是內容山寨copy and paste的網站,幾乎都共享同一套報價規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