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從李慧詩一番肺腑之言,切身體會教練與運動員的愛恨交纏?

從李慧詩一番肺腑之言,切身體會教練與運動員的愛恨交纏?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長達16天的東京奧運終於完結。幸而今屆有較多不同電視台直播,令筆者可以飽覽各項賽事的決賽。這次深深體會到參賽運動員的壓力,筆者由衷敬佩每一位運動員對抗逆境的積極態度。筆者樂於見證今屆各位運動員比起歷屆精英更積極進取,從很多未獲獎的項目創下佳績,勇奪獎牌,成功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運動員要取得勝利,除了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還要有足夠準備。配合堅強鬥志、堅毅不屈的精神,面對落後仍不認輸,堅持最後,無論成敗也問心無愧。

 

  奧運結束前,筆者除了觀看男、女子馬拉松外,最留意的就是李慧詩參加的兩項單車比賽。雖然感受到她處於下風,輸了一場又一場,但她屢敗屢戰,抓緊每一個進入下輪比賽的機會。綜觀她的對手,全部都是世界級高手,他們勝敗是關乎在0.0幾秒,差不多每一場都要以電眼分勝負。李慧詩能夠堅持到最後,取得一面銅牌,她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實在賺人熱淚。

 

  完成比賽接受訪問時,李慧詩道出一番肺腑之言。她表示比賽初期,一班運動員與教練在比賽策略上意見迴然不同,她一意孤行決定用自己方式比賽,結果卻落敗了。最後在復活賽期間,她決定聽取教練安排,將大部分對手一一擊倒,最終成功登上頒獎台上。能夠在重要關頭,放下自己意見,重新聽從教練的安排,並非一般人能夠做得到。期望將來李慧詩擔任教練時,也能夠把這強項傳承給運動員。

 

  教練不一定對,但一般專項的教練因經驗老到,看得多成敗得失。比賽期間接受老手指點,新手自然得益。

 

  但另一方面,李慧詩亦表示過某次受傷後被一位教練勸退。幸好她堅決不退,受傷期間仍然保持練習,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筆者覺得,退役與否始終是個人的終身大事,這種情況下就應該由運動員自行決定。

 

  筆者作為教練,切身體會教練與運動員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愛恨交纏的。很多時,教練要考慮資源是否足夠分配,若資源不足便要犧牲某些運動員,這是一項很難的取捨。但教練也要顧全大局,不願意也得願意,很多時候也是情非得已,別無他選。我們希望從今年取得佳績後,香港政府能夠投放更多資源於本地體育發展,讓更多有天份,又全心全意投入訓練的運動員得到適切的資源與支援,栽培將來能夠為香港取得更多好成績的運動員。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