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關節過勞易手痺 單車把手要合適

關節過勞易手痺 單車把手要合適

Oscar 治療師
都市痛症

   認識了Whitney的兩個星期,她已經介紹了不少男病人過來。

 

  「Oscar,我十分手緊呀!」Leo語不驚人誓不休……

 

  「Leo,你的手那個位置繃緊?手掌或是手背?」我仍是不徐不疾的回應著。

 

  「右手拇指附近,還有痲痺呢!!」Leo回應著。

 

  「那個時間開始出現問題?

 

  有沒有扭重或撞傷?

 

  痺痛是那一種的痲痺的感覺?

 

  針刺、蟻咬、抑或是隔著東西摸著的感覺?」

 

  病人通常訴說的痲痺感覺大致可分為這幾類,它們代表著不同的神經問題,可輕亦可重。

 

  「Oscar你果然和傳聞一樣不會笑的…..我的痲痺是針刺的,兩星期前我幫Whitney運單車回去之後,便開始痺,初時我還以為是過勞的問題,後來針刺的頻率愈來愈多,是不是玩電玩太多的原因?」

 

  我不是不愛笑,只是我對這類「食字gag」的抗體實在太高了。「你的問題似乎是關節出了問題,我還要作一些神經的測試才能說得準確」。

 

  Leo所患的是腕管綜合症,這個病症的問題有不同的分型,既是關節的炎症亦是神經受壓所以引致痲痺甚至無力。

 

  腕管綜合症是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受壓迫造成的麻刺痛感,程度因人而異;輕微時像螞蟻爬過的癢刺感,嚴重時則像針刺、電擊、燒灼感;症狀的輕重和疾病嚴重度、個人忍痛能力、神經敏感度相關,當症狀嚴重且持續時,這種揮之不去的刺痛感格外困擾。

 

  腕管綜合症是指手上的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所謂正中神經是指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患者會出現外側3指半的痺症。

 

 

  長期錯誤握把手會令腕骨關節壓力過高,甚至會影響到神經被拉扯,產生正中神經的發炎,引起痲痺的問題。正確的姿勢是雙手保持常態姿勢(neutral position),即是不屈不伸的位置,切勿只以手掌根部作為受力的位置,把上半身的重量壓在把手上,這樣做就要很容易受傷發炎。

 

 

  儘量保持手掌及手腕及中軸的位置(常態姿勢)

 

  要治理這類問題,治療的方向多是電療止痛及減低神經炎症、針灸,以及舒整手腕的關節,減低炎症再發生的機會。

 

  病者自我的復康運動中,手部及前臂的伸展運動及穴位按摩都十分重要。

 

 

  穴位治療中,內關節穴位位置正正在正中神經之上,在前臂中央由腕横纹上2寸便是內關穴,這個安位對前臂的痛症及手掌的痺症都很有效,在經絡的效果上對心胸鬱悶都有明顯的幫助。

 

伸展運動:

 

 

  保持手肘伸直,另一隻手握著手掌及手指向後扯,當感到前臂有輕微拉扯便足夠,維持10秒,重覆10次。這個伸展運動可以舒鬆前臂筋腱的僵緊。

 

 

  雙手對掌,兩手互相對抗,當手指內側有輕微拉扯便足夠,維持10秒,重覆10次。這個伸展運動可以舒鬆手指筋腱的僵緊。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6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