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2014

性侵後的創傷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古錦榮

    古錦榮

    社會科學(輔導學)碩士、註冊社工、認可性治療師、認可催眠治療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NLP)執行師、MBTI十六型性格認可施測師、性格透視(Personality Dimensions)課程認可導師,曾先後從事家庭及婚姻輔導、男士輔導、童年創傷輔導及性治療服務。

    在輔導室內與人談情說性已廿載,仍沒學識甚麼人生大道理,只曉得睜開心眼去細味每個生命故事的起伏與掙扎、失落與盼望。和諧情性關係不是靠想像而得,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建立起來,要用心和力去培養,而非當作夢的去追求。

    若您有關於情性關係的問題或諮詢,可發電郵查詢。

    性治療師手記

    逢周一更新

  表面和平的地方,原來危機處處。

 

  兩天前有報章報道有一小學男生離家出走,在天橋底過夜後,得知在旺角被佔領區域有免費食宿,翌日遂往該處,晚上在佔領區內空帳篷借宿。深夜時分,一名男子到帳篷與男童搭訕,又帶他到快餐店進食,後來更帶男童到附近一住所,狎弄男童下體,作出性侵犯。

 

  男童原本想找免費餐,到頭來卻成為別人的免費餐;以為不需成本,卻要付出沉重代價。

 

  看完這段新聞,惱怒那個侵犯者外,有點揪心的刺痛。

  根據防止虐待兒童會資料顯示,該會去年接獲兒童被性侵犯的個案共75宗,年度個案的增幅高達40%。社會投放資源教導小朋友學習保護身體,但受害小朋友卻愈來愈多。

 

  我們的社會發生了甚麼事?

 

  輔導室內曾聽過不少成年人回顧童年時被侵犯的經歷,發現很多不幸故事背後,往往不盡是偶然。

 

  由這個男童,我想起了他。

 

  年少時的他,放學以後就在屋邨附近的球場公園商場流連玩耍,10歲那年的一天,他在公園裏的公廁遇上一個男人,在廁格內被性侵犯,事後還被恐嚇不要將事情告訴別人,否則會往他家裏找他。心智未成熟的小孩,受傷害之後還被恐嚇,羞恥恐懼擔憂混雜,令他一直不懂如何面對,創傷埋藏多年。

 

  如果他不是過著街童般的流連生活,遇上被侵犯的可能性會否減少?如果父母對他多點留意了解,他的創傷會否不用抑壓那麼多年才得到治療?家人對他的疏忽與被侵犯的事件會否有隱藏上的關連?

 

  或許,不幸與創傷的種子早已埋藏。

 

  就如交通意外一樣,我們無法杜絕其發生,但當一個人小心過馬路時,被車撞倒的機會定必比疏忽大意者為低。

 

  像這男童個案,沒有離家出走,被侵犯事件能否避免?生活中發生了甚麼事,他要離家出走?為甚麼他寧願選擇捱餓露宿也不選擇家中的床單被鋪?

 

  性侵犯不如肢體暴力般有明顯傷痕,但心靈創傷與後遺症卻更深更難察覺。

 

  由他再想回這男童,仍是怒,仍是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