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2014

充滿錯誤的人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古錦榮

    古錦榮

    社會科學(輔導學)碩士、註冊社工、認可性治療師、認可催眠治療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NLP)執行師、MBTI十六型性格認可施測師、性格透視(Personality Dimensions)課程認可導師,曾先後從事家庭及婚姻輔導、男士輔導、童年創傷輔導及性治療服務。

    在輔導室內與人談情說性已廿載,仍沒學識甚麼人生大道理,只曉得睜開心眼去細味每個生命故事的起伏與掙扎、失落與盼望。和諧情性關係不是靠想像而得,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建立起來,要用心和力去培養,而非當作夢的去追求。

    若您有關於情性關係的問題或諮詢,可發電郵查詢。

    性治療師手記

    逢周一更新

 

  從不同角度看一個人,評價會完全不一樣。

 

  在別人眼中,他既能幹又樂於助人。在他的專業領域上,算是有點名氣,大學也常邀請他作專業知識上的分享。以收入地位來量度,他絕對是一位成功人士。但當我問他如何去形容自己時,他只簡單說了一個字:「錯」。

 

  他的public self與inner self有很明顯的落差。

 

  他說自己來到這世上,可能就是一件錯事。由於父母對他忽略,成長過程中他一直感到孤單。自12歲開始,色情資訊就成為他尋求興奮慰藉的方法,是他的親密夥伴,但他愈要透過性去找興奮,愈驅走不到內心的孤單。

 

  隨著年齡增長,圖片影像已不能得到滿足,25歳那年,他開始遊走桑拿夜場,經驗真實的性接觸。

 

  他說這就是日後鑄成大錯的開始。

 

  他透過性去找尋興奮、迴避失落、轉移壓力,並沒有因為結婚而終止。其實他的婚外性行為已由初期每星期一、兩次減少至婚後每個月一、兩次,但就不忠而言,關鍵分別在有或無,次數多少的意義並不大。

 

  後來,太太對他行蹤起了懷疑,在一次追問中,他承認有在外偷食。他覺得偷食是錯,破壞婚姻是錯,所以坦白認錯,決定重新改過,希望太太原諒。

 

  但他的坦白並沒換來太太原諒,現在的他已停止了婚外性行為接近三年,在性慾控制上,可說已完全治癒,但太太仍與他分居,他對復合的期盼也愈來愈沒信心。他對太太的感覺很矛盾,一方面明白自己對太太傷害很深,不能原諒也可理解,但又惱怒為何不給他一個改過機會,也懷疑當日坦白是否也是一個錯。

 

  他覺得所有事情都是錯,不忠是錯,承認不忠是錯,不坦白是錯,坦白是錯,昔日的迴避是錯,今天的認真是錯。

 

  錯,對他來說是個名詞,因為他的一生就是錯。

 

  錯,對他來說是個動詞,因為他一直在做錯。

 

  錯,對他來說是個形容詞,因為他就是那個錯的他。 

 

  「你如何面對這個錯的自己?」我問。

 

  「盡量不去想,轉移精神工作上,閒時栽種花草。」

 

  「這是一種甚麼感覺?」

 

  「沒有感覺。」他微聲答。

 

  他覺得摧毁了婚姻,自己是錯;別人指責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是錯。但除了錯,他的內心傷痛可有人察覺?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看著他步出輔導室,我想起曹雪芹的詩句,胸口泛起絲絲惋惜。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生死教育 | 禮儀師分享對生死的看法,修復遺體同時其實是修復家屬心靈► 即睇

我要回應6
You May Also Like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flyfish264發表於 2014-7-29 09:30 PM
  • #7
  • 曾有一對夫婦,男女雙方結婚生兒育女,女兒也有十幾歲,但兩夫妻每日工作放工,放工工作,日日如是,但一刻發覺雙方已沒有了感情要離婚,女兒一直不是他們兩個照顧的,因此不列作他們離婚的理由又或一起的理由;以為他們離婚必然是分開,又估錯了,他們仍在同一屋檐下居住,還叫來另外的一半,雙方和偕共處,你都未話唔服咗這對夫婦的感情生活分得這麼清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williamhk發表於 2014-7-15 12:36 PM
  • #6
  • 雖然坦白了未必可以得到原諒,卻給了自己改過的原動力。雖然改過了未必可以重拾舊婚姻,但至少重過新生活或新婚姻時可以問心無愧。無論如何,人生如何充滿錯誤的, 至少改過了這一行動是正確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one_Loo發表於 2014-7-15 12:09 PM
  • #5
  • 補充:人生在世是不能做到絶對沒有錯的事。 

  • 引用 #4 Stone_Loo 發表於 2014-7-15 12:06 PM

    發現在我身邊也有差不多類型的人. 可能我自己也試過作錯. 也真心感到自己是有錯. 於是坦白承認. 希望可以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one_Loo發表於 2014-7-15 12:06 PM
  • #4
  • 發現在我身邊也有差不多類型的人. 可能我自己也試過作錯. 也真心感到自己是有錯.
    於是坦白承認. 希望可以獲得別人諒解/原諒. 但後來也有類似的經驗. 就是沒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結果.
    於是也問類同的問題. 自己好像也變得義正詞嚴. 覺得應該得諒解. 焦點都是自己能坦白, 結果應該要像
    年幼時學的安徒生故事一樣. 但後來發現故事的重點不是告訴我們坦白就一定得原諒.
    而是鼓勵我們應該作過坦白的人. 然而讓我大胆的說, 故事可能應該發展下去, 帶我們進到更深層次.
    就是我們作了什麼錯, 坦白承認只是人基本要有的事, 而不是我只有勇氣承認却沒不願承擔後果.
    若不能分清重要性, 恐怕認錯的事只成為我們的擋箭牌同免成金牌. 以後就埋怨天埋怨地.
    現在, 對我來說的是, 重要的是盡量不要讓自己再犯錯. 但當然人生在世這是絶對能做到的事. 然而要常提醒自己若果我要作決定的話, 若果是決定錯誤了或者真的是做錯了, 我能否承擔後果. 是否還係聚焦自己能坦白承認就行. 希望這位人兄好好想想, 以後好好生活. 想別人給機會先給機會自己重整自己. 放下埋怨. 不要再替自己找借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7-14 11:54 PM
  • #3
  • 何不索性離婚?另覓姻緣,洗底重新做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7-14 02:07 PM
  • #2
  • 佢咁鍾意偷食,搵個亦鍾意蒲嘅老婆,齊齊偷食就無事。睇八卦雜誌似乎娛樂圈都唔少咁嘅夫妻。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Art Month 2025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