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2022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承載濃厚文化意涵意趣的文物,值得瀟灑走訪多幾回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執筆之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因颱風暹芭延後一天正式開放,但仍無阻巿民排隊率先入場一睹展品的勃勃興致,甚至穿上耐人尋味的宋朝服飾入宮,對歷史熟稔與否也好,也蠻夠看頭。
去年從港台電視特輯上,重溫故宮600年歷史,提及明朝朱棣命人以南京故宫為藍本,1406年啟建,到1420年完工,佔地72萬平方米,内有70多座宫殿,9000多個房間,成為明清兩朝皇帝的居住地——一片紅牆黃瓦代表的獨有「故宮紅」,今年終於漫染到西九的前庭。
6月25日有緣在其開幕前的Appreciation Day到「濃縮版」故宮遊賞了一整個下午,勾起十多年前冒寒遊北京的記憶,除了看當時好潮的南鑼鼓巷、到結冰的頤和園、風大的天壇、慕田裕長城外,少不了在偌大的北京故宮遊走了一趟,隨著李碧華筆下的小說(如《紫禁城的女鬼》)跟散文蹤跡蹓躂,看珍妃井、花園裏的太湖石、龍椅,及院藏《燕寢怡情圖》畫冊,描繪擁有三妻四妾的達官貴人,如何嬉鬧調情,香艷旖旎——在重重紅牆黄瓦下,既有古意,也有潸潸寒意。
到這次仲夏遊宮,熾烈陽光下,從外看嚴迅奇設計的香港故宮,仿佛一個倒轉梯形,像一個方形大鼎,而部份外牆特意用上耐候鋼,會隨時日慢慢由橙色蛻變成深啡色,興許是對照文物的歷史痕跡。建築採用中空天井設計,納天然光,引進維港景色,偶到露台上一站,涼風習習,頓時暑氣全消。
據官方文案顯示,香港故宮展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不少都是首次於香港公開展出。當中部分藏品更是從未對外公開展出,遊賞自是朝著這個方向走,直奔到展覽廳9看一期一會的《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看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與羅浮宮的文物(可惜正式開館前佈展因種種原因未齊全),近觀朗世寧的巨幅駿馬圖,看他「露馬腳」,欣賞他筆下最擅長的花鳥動物。
然後就是展廳8的7月第一期特別展《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包括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行書雨後帖」。王羲之的書法真迹舉世已無,現存多為後世臨摹本及刻本,例如這個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的「行書雨後帖」經近代專家鑑定為宋臨摹本,仍可一睹沉雄古雅的書法之氣,雖然對王羲之這則信扎裏所談之事已不可考。
還有我喜歡的宋徽宗趙佶,除了瑞鶴、瘦金體,與讀過他對藝術的執著與創見,這次展出的「雪江歸棹圖」,顧名思義,就是一幅冬日雪景山水畫。整幅絹本僅以淡墨鋪陳,輔以細碎筆觸勾勒,點皴山石,渲染江天,映托皚皚雪峯,饒富詩意,難怪宋畫被譽為中國畫史上的顛峯。
【你點睇?】敘利亞反對派攻入首都,阿薩德政府倒台,你認為事件對對盟友伊俄構成何種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