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24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華麗外衣下的法國文化、歷史與意識形態

  • 收藏文章
Text: Helena Hau Photo: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在電影《俊俏誘情人》(Bel Ami)中,有一句這樣的對白:「在巴黎,寧可沒有床,也不能沒有禮服。」可見,禮服於巴黎人心中,不僅僅是一件服飾,還像徵著更多。


    繼「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再次為另一個關於時尚的特別展覽拉開了帷幕。「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由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亦是巴黎博物館最全面的法國歷史服飾收藏首次於亞洲亮相,涵蓋近400件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麗精美的法國服裝、珠寶與配飾。

 

展覽現場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絢麗宮廷」(1770 – 1790年)、「理性與感性」(1810 – 1830年)、「傳統與創新」(1850 – 1860 年)、「雍容華貴」(1880年)和「美好年代」(1890 – 1910年),按時序回顧1770年至1910年代的法國男女服飾的歷史。

 

展覽現場


    以十八世紀的法國宮廷禮服為主的展區「絢麗宮廷」,展示了當時宮廷服飾的奢華和雍容,帶著強烈的階級和地位。服飾充滿著細節,宮廷男裝更有設計師和刺繡師專門為其進行刺繡裝飾;而當時流行的宮廷女裝則多以柔和的色調為主,如粉色,綴以蕾絲、絲帶和花卉。而展區「理性與感性」則展示了法國服飾與歷史之間的緊緊相扣。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帶來了審美取向的變革,由當初富麗堂皇的宮廷服飾轉變為樸素、低調的風格。直到拿破崙·波拿巴上任後,華麗的宮廷服飾捲土重來,此時出現充滿古典主義的高腰裙、泡泡袖、緊身胸衣等代表性服飾,而緊身胸衣所塑造的細腰也成為了當時女性所追求的輪廓。

 

法式女士禮服
法國,約1770年
絲綢
路易.威登協助購藏,201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套裝(法式男士禮服:外套、馬褲、背心)
法國,約1785‒1790年
絲綢、棉、金屬
1890年購藏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6081.ABC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在展區「傳統與創新」中,可以看到「鋼箍裙撐」的出現,這使裙子重量大大減輕,而這股熱潮更延伸到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十九世紀晚期的禮儀,女士們每天需要更衣數次,以配合不同的場合和社交禮儀。在展區「雍容華貴」中,還可以看見有「高級訂製時裝之父」之稱的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的設計。

 

裙撐
或為法國,約1860年
棉、金屬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92-010-6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長裙
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1825‒1895年)
法國,約1885年
絲綢、鯨骨
富蘭克林.戈登.德克斯特夫人捐贈,1920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22014.E.1-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整個展覽,除了代表著身份地位的華麗禮服外,還有一樣東西貫穿其中——就是緊身胸衣。中國古代有纏足文化,為的是「三寸金蓮」;而法國想必就是緊身胸衣。它既是美麗的象徵,也是代表著痛苦,女士們追求的纖纖細腰也伴隨著呼吸的困難。在一系列服飾旁,還可以看見一些扇子,以及隨身佩戴的香料盒,為的就是透過內力的香料從而達到提神的功效。展覽所展出的不僅僅是服飾珠寶的設計,而這些服飾背後,還反映了整個年代、世紀的歷史、文化與意識形態。

 

緊身胸衣
或為法國,1865 年
棉、鯨骨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70-22-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戒指、香料盒
或為日內瓦,約 1840 年
金、琺瑯
艾伯特.金夫人遺贈,1966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40895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門票:請查詢官網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