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2017

被過度渲染的男裝設計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30年前,Jean Paul Gaultier在男裝加入半截裙設計,轟動一時。之後到90年代初,Gianni Versace那些妖豔的男裝豹紋真絲上衣,在時裝界翻雲覆雨,男人好像開了竅,愛死Versace。然後是Vivienne Westwood的男裝corset,但大家沒當真,因為都知道是西太后擅長的dramatic把戲,純粹逢場作興。多年後,COMME des GARÇONS推出男裝半截裙,Burberry推出了男裝喱士恤衫,消費者都好像覺得不是什麼一回事。然後,到J.W Anderson和Gucci,他們的男裝雖然被評頭品足,但Jonathan Anderson愈做愈紅,更榮升Loewe創作總監,而Gucci亦賣過滿堂紅。

 

  去年,來自馬來西亞的Moto Guo在米蘭時裝周出現,他的男裝系列引起關注,有人認為太標奇立異,有人認為創新,但觀乎市場一眾買手店反應,似乎對其男裝有點卻步。所謂結合masculine和feminine的男裝設計,是否已經行人止步?抑或還在進化?去年9月,一位來自西班牙的新進設計師Alejandro Gomez Palomo,以剛成立的男裝品牌Palomo Spain在紐約時裝界掘起。他畢業於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去年秋冬發表了首個系列,以20世紀偉大作家及女性主義先驅Virginia Woolf的著名小說《Orlando》為創作靈感。《Orlando》是一本半自傳式小說,講述故事主角在不同年代,以不同性別進行角色轉換。而他那些男裝設計,是荷葉邊花裙、喱士裙和雪紡透視裝,雖然非常有舞台效果,但在商業角度,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女裝剪裁。今年春夏是他第二個系列,名為〝Boy walks in an exotic forest〞,依然毫不忌諱大玩女裝剪裁和款式設計。如果你覺得J.W Anderson或Gucci的男裝已經是雌雄同體設計極限,那就錯了,因為Palomo Spain的「男裝」是十倍進化版。 

Palomo Spain在去年發表的首個「男裝」系列,很有舞台效果,但幻想和現實世界,始終是兩回事。

Palomo Spain今年春夏系列,繼續肆無忌憚將男裝完全女性化,程度是J.W Anderson和Gucci的十倍。他能否在時裝界脫穎而出,時間會證明一切。

  Alejandro Gomez Palomo解釋,他認為男性是時候發掘一些大家從來不敢嘗試的穿衣方式,從理論角度,他出發點沒有錯。然而和他站在同一陣線的設計師,也曾經為自己的男裝進行辯護,來自英倫的Martine Rose認為,現代人的思想太懶惰和保守。Jonathan Anderson則強調只是將現代人的gender confusing問題在衣服設計上呈現出來。Gucci創作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表示,在他眼中的masculinity就是beauty,而beauty不應分男與女。他們的理念沒有錯,但我看到,〝gender blending〞被他們在現實世界無限放大,那些設計真的符合現實需要,都是社會寫照?每個品牌的每一季男裝系列,都有數十至過百個服裝款式,有showpiece,也有一些不會在T台出現的commercial piece,而很多品牌基於成本和評估過市場銷售能力,都不會將所有showpiece進行大量生產。另外,各大買手店的buyer亦操生殺大權,他們認為沒信心賣出的設計,都絕不會貿然落訂單。當新貨在店舖上架時候,看到的可能已經是另一盤貨,到消費者願意付錢去購買,穿在他們身上的款式已經被商業過濾。品牌在T台最具爭議性的男裝showpiece,你可有在街上目睹過?  

J.W Anderson憑著女性化的男裝設計成功上位,但真的代表這類設計有市場需要?showpiece始終是用來觀賞,真正生產做貨,被消費者買來穿在身上的才算是需求反映。

英國品牌Casely-Hayford設計師Charlie Casely-Hayford表示,他在設計男裝時候,有時都想加入半截裙,但最終都沒有,因為他覺得消費者還未準備好。

  另一例子,是去年在時裝界呼風喚雨的人氣品牌Vetements,他們推出的超誇張football shoulder服裝,我在街拍只看到出現過四次,當中兩人更將shoulder pad拆掉,但品牌其他可穿性高設計的曝光率卻非常,這是鐵一般事實。設計師是要藉著嘩眾取寵來提升知名度,抑或他們口中所說,是反映現實,是時候改變,他們自己最清楚,但消費者真的已經準備或願意去改變?當某些設計或現象被過度渲染,漣漪效應下,年輕設計師很容易被影響創作思維。今日造就了Palomo Spain,明天,又會是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