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2016

瑜伽課上的禮儀

  • Jamie Fung

    Jamie Fung

    天生精力充沛的鐵人,自幼習舞和體操,起初只是抱著鬆鬆筋骨的玩票性質接觸瑜伽,斷斷續續學了數年,直到2014年底才正式於香港Anahata Yoga學校考獲200小時治療瑜伽導師資格,並將於2015年底考獲500小時進階瑜伽導師資格,持續進修。白天投身幼兒教育,晚上自由身教瑜伽。不一樣的教育崗位,性質也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得來的滿足感同樣的大。這雙手雖然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信東風藏在眉心。沒有不可能,由瑜伽開始。

    瑜人娛己

    逢周四更新

  在說瑜伽前,先來談一談娛樂圈的八卦。

  蘇打綠一直是筆者最愛的樂團,上星期我有幸在香港觀賞他們休團前的演唱會。有別於其他歌手的演唱會,蘇打綠的演唱會一向非常獨特,嚴禁任何人在演出時拍照/錄影/錄音和帶所有發光物品,除了音樂,就只有音樂,完全沒有不必要的光害和滋擾。當晚有些不乖的歌迷犯規拍照,主唱吳青峰整晚多番警告,勸戒甚至怒斥歌迷,背後的原因是「門票是讓你『看演唱會』的,並不是『拍照』,或是給你任何方式去「複製」這場演出的權利。唯一能儲存的,就是你用心去感受,用五感去記錄在自己的腦海。每個演出者的演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能讓自己演出舒服放心的條件,不喜歡就不要來了。」

  這種霸氣的原則,不諂媚的傲氣,在華語樂壇裏確實非常罕有。樂團要有樂團的態度,觀眾看演唱會要有觀眾的禮儀,做人也要有做人的態度,不論任何關係,不能只有「拿」沒有「給」,彼此才能互相尊重。

  說了這麽久,我想說的是,瑜伽課上的課堂禮儀也絕對不可以被忽略啊。雖然學瑜伽不如在中小學上課般有規有矩,但一位專業的瑜伽老師,絕對有權力和義務,甚至氣場去控制課堂的氛圍,帶領學生和決定自己教學的深度。可能我一向以來受的訓練,無論是瑜伽或舞蹈,我的老師都是非常嚴格的,所以我也習慣了一種很認真的上課模式,嚴師出高徒,忠言必逆耳。在諸位未成為「高徒」前,老師還是要被好好尊重的。

 

  先談談學生們在瑜伽課上的大忌第一點:玩電話。有學生在上課時玩電話或接聽電話/ WhatsApp,發出不必要的光害,就算只有一秒,也是我極不喜歡和絕不接受的一件事情,干擾我之餘,也干擾別人,還有最重要,干擾你自己的心。其實你是每秒幾百萬上落,所以要在瑜伽墊上放電話嗎?心不在焉除了令自己不能放鬆,也會容易受傷。

 

  第二,和相熟同學們小聲講大聲笑也是頗為不尊重老師的事,老師講解動作的重要性,就是為了你們安全著想,不聽就算了,請不要發出嘈音影響他人,影響課堂的氣場。

 

  第三,有時場地所限而動作幅度又很大,做動作的時候不小心碰到身旁的同學也在所難免,唯有大家互相遷就手手腳腳,不用覺得人家有心佔你便宜,對他人惡言相向或面露不悅。路,永遠是人行出來的。

 

  其實,無論買甚麽或用甚麽服務,真的永遠不要有「我花了錢就是大爺」的心態。嚴師們只會當著全部人面前,出言阻止這些學生,停止他們的行為,説話一定是不好聽的,身為學生的你們,不要把自己處於尷尬的狀態啊。

 

  你不尊重人的話,人家也沒必要尊重你,很公平吧,這道理似乎不太難懂。不要說認真就輸了不用動真氣之類的廢話,該認真的時候就要認真,大事是由一件件小事加總起來吧,認真於小事,就能認真於大事。

 

  我的看法是,有些老師,私下可以和學生們開各種嬉笑,但當他們收了大家的學費,就要對每一位出席的人負責,老師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然,每樣事都嬉皮笑臉去做,得過且過,請不要自詡為專業的老師了。

 

  我自己的底線會是:不認真學習的人,這錢我不賺了,賺不起,你不需要我的時候我也不是等你來開飯的,你走吧。別的老師可能更適合你。我常說,勉強不來的就不要勉強了,「各取所需」大概可以解決世上所有議題。

  「將心比己」是我們一生都要好好從錯誤中不斷學習的議題,好的能量和氣場絕對是有感染性的,能夠在瑜伽課裏遇到大家,何嘗不是人生的緣份?何不一起畫出一個美好的輪廓?寄語蘇打綠在《飛魚》的一句歌詞——換一個輪廓,快樂比較多——共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12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打死罷就發表於 2016-12-16 10:19 PM
  • #12
  • 而家啲人都識咩叫都尊重,如果識嘅話就唔會這種情況出現,導師亦會教得開心,學員亦學得舒服兼有成效。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amie Fung(作者)發表於 2016-12-16 12:11 PM via app
  • #11
  • 回覆 #10 Swannie_84


    所以我有時覺得自己一個上堂會更專心同投入 同朋友有同朋友好 自己都有自己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wannie_84發表於 2016-12-15 10:02 PM
  • #10
  • 我就至憎啲人約埋朋友一齊做瑜伽,就各自傾計,都唔理會導師怎樣教學,咁不如返屋企傾餐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楊柳飄飄發表於 2016-12-14 11:28 PM
  • #7
  • 導師有佢哋氣場,管理堂上的規則,學員亦應該有自己上課的心理及守則,做瑜伽講電話收Whatsapp,倒不如返家自己做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山小涼發表於 2016-12-14 11:25 PM
  • #6
  • 上堂就應該要尊重導師,兼且自己身為學生也要守自己學生的本份,上堂聽導師的話是合理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arl_112_Law發表於 2016-12-9 10:50 PM
  • #3
  • 對人有禮可能對方不會同等對待,但人總係有選擇權,可以選擇唔教呢個學生當然唔教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黑心大帝發表於 2016-12-8 10:11 PM
  • #2
  • 用腦袋記下的回憶才是有意思,沒有人可以偷取,是專屬的回憶。可以用行山作例子,我不會經常停下拍照,記住當天的風景和天氣是美好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The Philosophy of lov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