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2015

是萬應靈丹還是砒霜?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費吉

    費吉

    中國文史哲學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國戴維德基金會(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亞殊慕蓮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導賞員,足跡遍及外國及香港拍賣場、博物館。國內宋代窰址考察團顧問,對宋瓷硏究獨具心得。曾師從已故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現時為多個國內外私人收藏機構顧問,以及《古玩裏的金錢世界》作者。

    古董投資秘笈

    逢周二更新

  我認識的日本古董商,無論是大或小的古董商,買賣中國文物從來不依賴「熱釋光分析報告」(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report),只憑自己的眼光、經驗及商譽經營一盤生意,他們對「熱釋光分析報告」嗤之以鼻,認為靠它做買賣是無形中掀起上衣打岀肚皮,告訴別人自己不在行,沒有眼光,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

 

  日本的收藏家來到我的小店選購文物,亦從來不問我他們看中的文物有沒有附帶一份「熱釋光分析報告」,這是他們對我的信任,是對我的専業眼光、品格毫不懷疑。

 

  日本人是一個選擇相信別人品格的民族,但這並非絕對,你騙他們一次,他們會一生一世將你視如陌路,永不信任。大陸人卻剛剛相反,左手不信右手,父不信子,夫不信妻,遑論相信一個陌生人,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份大陸人做人、做事都缺乏誠信,信口雌黃、空口說白話的人比比皆是。官場更是假、大、空話盛行的地方,這自然影響到大陸民眾的品格,令到他們對其他人不信任,做甚麼生意都要通過專業檢測這一關,交易成本自然會大大提高。

 

  據說有一次乾隆下江南,駐蹕杭州,正值黃河泛濫,他出了一個上聨:「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卻問河清易?官清易?」,叫當地一個知縣對,知縣滿頭大汗,惶急之際,本來便有三分才學,也隨黃河之水流入大海了,想了半天,說道:

 

  「皇上,你這上聨太難了,我……..對不出。」

 

  乾隆答道:「也好,不對也罷,我問你,是黄河清容易呢,還是官吏清容易?」

 

  知縣忽然福至心靈,說道:「我瞧天下的官都清了,黃河也就清啦。」

 

  乾隆呵呵大笑,說道:「說得好!」

 

  我瞧大陸的官都清了,民眾污濁的心也就清啦。

商晚期/西周早期 青銅蘷龍纹尊  來源:蘇富比

(陶範經過熱釋光分析)

  「熱釋光分析報告」就是增加了的交易成本,有人視它為萬應靈丹,一張在手,世界通行,亦有人視它為糖衣毒藥、砒霜。

 

  第一,「熱釋光分析報告」並非百份百準確,文物本身在地底、墓葬裡時可能已受到不明的幅射汚染,影響了檢測數據,更有部份奸商將文物照X光(X-ray),調較份量(dosage),務求通過熱釋光檢測,以假亂真。

 

  第二,取樣人員或檢測人員不專業,過程之中出錯或專業技術不足,將假的說成真,城大出的「熱釋光分析報告」就是最佳例子。

 

  第三,取樣人員或檢測人員受賄,串通古董商或拍賣行訛騙買家,方法是將從其他真文物鑚取的樣本代替假文物的樣本寄到外國檢測,得出來的「最後燒造年份」自然吻合;另一個方法是「套底」、「套料」,將真的陶瓷圈足套入假的陶瓷器如碗、碟、瓶、尊已挖空的圈足,瞞騙取樣人員;或將真的陶塊套在假的陶器(如陶俑、陶馬)或青銅器上冒充陶範,指定取樣的地方,訛騙買家。

 

  「熱釋光分析」應是最終手段,是用科學方法證實一件從任何方面(胎、釉、造型)看上去都像真的文物,不是用科學方法去證實一件「開門假」的文物是真文物。

 

  古董行業流傳一個說法:「小財不出,大財不入,」這是說只要有門路買通取樣人員,大財便輕易到手。

 

  購買了這類疑似假文物、真證書的藏家不用氣苦,更不用唖子吃黃蓮,應該盡快拿相關文物到另一間檢測中心再做一次檢測,或親身拿相關文物到同一間檢測中心再做一次,疑似假文物是真是假自然會水落石出。

 

  我一直認為買賣或收藏文物要靠自己的知識、眼光,不要太過依賴「熱釋光分析報告」或「收藏歷史」(provenance),甚麼都可以造假,只有自己的知識、眼光不會造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