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2022
走塑雜貨店Slowood:一個從回歸自然、感受慢活,到實踐永續環保生活的旅程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2019年,一對八十後夫婦開創立了品牌Slowood——以「零廢物運動」為概念的走塑雜貨店,由堅尼地城、愉景灣、沙田,最近開到中環街市,一步一步感染大家將環保融入生活。
最近有機會認識Slowood兩位創辦人Dora和Jeff,我們在大埔的Pimary聊了一個早上。說到Slowood,不得不提Pimary,因為Pimary算是Slowood的雛型。五年前,Dora和Jeff在大埔的近郊找到一座兩層高的舊式村屋,把它改建成為一家小店和咖啡店,同時售賣以綠色生活為宗旨的各式生活用品。這家小店可說是Dora和Jeff對「永續生活」的初次實踐:屋內的所有傢俬幾乎都是由店主和家人親手製作的,而屋前花園更顯心思,石春路、長木椅、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均一手一腳從零建立。
如果說Pimary呈現出一種家庭式的溫馨,讓客人在親臨其境時感受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那Slowood的出現,就是把永續生活的概念推而廣之,把它帶進日常生活當中。「雜貨店」,不就是購物的地方嗎?如何體現可持續性的精神?如何領會環保意識?
在店內,柴米油鹽醬醋茶、林林總總的乾糧、小吃、天然清潔劑等等……客人可自備容器實踐「裸買」,依據所需的份量購買。而「格仔」的裸買盒子牆自然成為了Slowood的標誌。這一切無不體現「零廢物運動」的其中一條法則—「零包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裸買區的乾貨應有盡有,鼓勵客人自攜容器購買,與各大超級市場相比,這裏的貨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區是Slowood的標誌之一。當你走進店舖內,放眼望去,大型的木製層架上,擺列著無數的白色盒子,那就是「無包裝購物」,客人自行盛載、磅重的裸買區。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即便是網購也能走塑,Slowood也會用可回收的紙袋及以客人捐贈的乾淨玻璃瓶子來盛載網購貨品。
摒棄過度包裝、清新舒適的店舖裝潢,加上貨架用上以棄置木材製成的環保木板和天然降解物料,從外到內,都能體驗他們的用心,結合「Less is More」與「零廢物運動」的生活態度。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店內採用素淨的色調,從外到內體現極簡主義的美學。
今天,Slowood已經有四間店了,Dora與Jeff的抱負是他們的信念能夠更為普及。比如他們明白目前的產品價格不是人人皆可接受、負擔得起,價格能調整便調整,使更多人能親身體驗環保購物。與此同時,店舖售賣的,絕大多數是來路貨,兩口子希望,有朝一日,Slowood擁有自家品牌,出售本地生產的產品,做到從一而終的本土雜貨店。另外,Slowood 也正在研究在住宅區推出Refill Station,鼓勵源頭減廢。 這一切,也就是一點一滴、一天一天的慢慢累積。
在這偶爾讓人氣餒的時代,每次遇上如Dora 和Jeff般的新朋友也特別感動,因為看到還有善良的人一同繼續默默耕耘,帶著熱誠和努力為世界做好事。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