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14
伊拉斯謨畫像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伊拉斯謨Erasme(1469-1536)
畫家:德國人 霍爾科因Hans Holbein(1497-1543)
木板(椴木)油畫
成於1523年 高:43cm 寬:33cm
十七世紀中期為路易十四世收藏
現展於羅浮宮黎塞留翼二層第八室
我曾嘗試過去拍攝這張油畫,但室內光線太暗,拍不好。原來是博物館故意這樣安排,想提醒觀眾這幅畫放置的古堡大廳的光度大概如此暗。在那時候,想清楚看,只能靠燭光。這暗室放有多張小漢斯‧霍爾科因畫的肖像畫,最好的一張無疑是這位北方文藝復興最重要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全名是Desiderius Erasmus,當時仍是流行拉丁文。Erasme是法文化的寫法。時至今日,歐洲學界仍非常尊敬他。他出生地鹿特丹(Rotterdam),現屬荷蘭,該地大學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歐盟有個資金雄厚的大學生交流計劃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所處的時代,我們慣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宗教戰爭」等包容很廣的概念去描繪;總的時代氣息是:歐洲文化正處於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轉捩點。在他出生後一年,1470年,巴黎已用剛發明的印刷術製作書籍,到該世紀結束之前,巴黎已印製了二萬五千種書目,法國中東部的第戎市(Dijon)也有一萬五千種書。這種新的有效的思想交流方式,促使皇權及教會一直霸佔的「真理」專權削弱。西方世界變化很急速。這位伊拉斯謨正是北方文藝復興的表表者。他是個孤兒,家窮入修院投靠,做僧侶。他入的聖奧斯定會正是馬丁路德所屬的修會。當時路德的宗教改革陣營想拉他進去,但他始終留在天主教會內,雖然,從不肯擔當任何教會要職,連樞機主教位都推了,大學要他做校長也不接受,終生做個雲遊學者。他周旋於列國貴族王侯中,間中在大學講學。主要是研究聖經及出版。他的《Eloge de la Folie》(愚人頌)是最矚目的一書;他批評教會但自始至終保持對信仰的忠誠,力求和諧,諒解。新教馬丁路德對他嚴酷批判,說他若忠於自己則應與新教同道。他寫文反駁,文辭鋒利優美,發展成一種對話藝術的文體。天主教會對他也排斥,說他在批判馬丁路德方面用力不足,間接助長新教的漫延。總之,兩頭唔到岸。
這幅畫很有可能是伊拉斯謨向小漢斯訂購的。小漢斯‧霍爾科因很少畫側面肖像的,這可能是伊拉斯謨的意思,採羅馬貨幣上的羅馬帝的側面肖像方式。出自小漢斯手筆的伊拉斯謨至少有三張,這幅可能是送給英國大臣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他的好友,亦是文藝復興中非常重要的人文主義者。有套電影,中譯名是「日月精忠」,就是以此公為題材,他因反對國王亨利八世重婚而被判叛國,斬頭死。更深層的理由是托馬斯‧摩爾站在天主教立場反對英皇將英教會國有化。
畫中的伊拉斯謨站著書寫中。為甚麼是站著的呢?中世紀以來的隱修院中的抄書修士都是半立站半坐在高椅上抄寫的。他可能習慣僧侶式的書寫姿態。
畫的整體非常樸實,突出畫中主角正在聚精會神地書寫中,眼向下,咀緊閉,唇密合,流露出一種知識份子的傲氣。他的手畫得很精細,羅浮宮藏有小漢斯的對手的研究草圖。畫家可能想傳達出畫中人是個勞動者,是手腦並用從事智性活動的勞動者;畫家有效地將他熟悉的人格、一位文化巨人,作為一位聖人般來繪製。站在畫面前,仿佛感覺到平靜、堅定、信心、道德等非常高尚的因素。
小漢斯‧霍爾科因師承父親,同名,其父畫史稱大漢斯(1462-1524)。小漢斯1515年移居巴塞爾,1519 入畫家公會。他的畫特色在於輪廓鮮明,注重細節,富深沉的心理探索。1526年前往英國為亨利八世宮廷畫師。在英國十年間完成至少150幅皇室貴族們的肖像畫。畫史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北方流派最為重要的肖像畫家。
他之所以被英皇認識是因伊拉斯謨介紹給其大臣托馬斯‧摩爾,而伊拉斯謨年青時曾教過後來成為亨利八世私人醫生的兒子。伊拉斯謨曾經想過投靠法皇法蘭西一世,現有三幅小漢斯為伊拉斯謨畫的肖像畫,其中一幅曾送去法蘭西一世那裏,但未被重用,故他沒有進入法蘭西一世的文人圈,反而,在英國停留比較長。晚年退隱於瑞士,1536逝世,67歲。臨終時並沒有要求臨終聖事。遺體下葬巴塞爾主教堂內,現為新教擁有。1543年天主教會在米蘭公開將他的著作燒毀,同時被燒毀的還有馬丁路德的著作。
我站在他的油畫肖像前良久,旁邊有位帶德語口音的年青遊客望著我,終於問我,你讀過他的《愚人頌》嗎?我說讀過,法文版,那年青人很滿意地走開,繼續他的路。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