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6-04

關公主導 土地諮詢釀災難?

  近幾年,香港有句流行諺語叫「關公災難」,大意是指本來負責搞好公共關係,向市民傳播正面信息的公關人員,因種種失誤造成反效果,結果釀成「關公災難」。

 

  有位下半身癱瘓的老人家向我投訴,指他在公立醫院求診,不單排期時間長,到預定時間去到醫院,竟然苦等了幾小時仍見不到醫生。為了跟進這個案,我先瀏覽醫院網頁,卻找不到其行政總裁的聯絡方法。我繼而向醫管局公關查詢,誰不知那位公關諸多推搪也不願提供該行政總裁的聯絡方法。

 

  今時今日,不論政府、公營機構或企業,做好公關工作十分重要。可是有些公關過猶不及,以為做公關騷等於做公關工作,或者以為幫老闆做擋箭牌,「把麻煩耍走」便可,往往變成窒礙溝通,使事情惡化。

 

  另一個因為「關公」主導或會釀成災難的例子,便是「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

 

今次「土地大辯論」是一場沒意義的公關騷,不單未能凝聚共識,更已引發階級矛盾,讓社會更難邁向和諧。

 

  今年4月底,特首提倡的「土地大辯論」正式展開,大抵政府覺得土地供應問題太複雜或太有爭議性,不願直接處理,於是把工作「交託」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並且預留1200萬元進行各項宣傳工作,當中公關公司合約486萬元、跨媒體平台宣傳合約355萬元,於是巡迴十八區商場展覽、街站、公眾論壇及問卷等所謂「公眾參與活動」紛紛出台。

  

公眾問卷把土地問題簡單化

 

  然而,這些公關花式對諮詢工作有沒有實質幫助?其實自「土地大辯論」展開以來,各界評論員、傳媒,以至跨黨派議員均猛烈批評,例如公眾問卷被傳媒戲謔為「點心紙」,把土地供應問題過度簡化。

  

  以粉嶺高爾夫球場為例,雖然委員會有提供發展球場的可行性研究資料,包括土地面積、可容納人口等;但這些資料並不足以決定是否發展該用地。土地發展問題複雜、細緻而專業,要決定是否發展一個地區,必須同時研究交通配套、公共設施(例如污水處理)、地理情況、鄰近環境等等。若單提供某些數字便著市民選擇,只會收集到「不知情的意見(Uninformed Opinion)」,這是公眾諮詢工作的大忌,也會達致危險的結果。

 

詮釋意見方法成疑

 

  另一個問題是,政府將會怎樣詮釋這些經問卷收集的意見?是以數量為依歸?還是以其他標準處理?能否做到真正公平客觀?若問卷意見與專家意見相違又如何?例如,幾乎每一個土地選項背後都難免牽涉不同利益,若有利益集團存心影響結果,派出大量人手填寫不記名的問卷,結果將會如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可有考慮過這些情況?

 

  我認為今次「土地大辯論」是一場沒意義的公關騷,不單未能凝聚共識,更已引發階級矛盾,讓社會更難邁向和諧。例如反對保留粉嶺高爾夫球場的人士把球場使用者說成「權貴、特權階級」,卻無視球場對香港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貢獻,讓討論失焦,要達致共識談何容易。

 

意見紛紜 要有人下決定

 

  更重要是,香港已在土地供應的問題上花掉很多寶貴時間。今次諮詢歷時五個月,即使土地供應小組神速地在一個月內將意見整理好,仍要把報告交到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若屆時有議員反對,或需再召開公聽會等等。結果可能是特首任期過半,政府仍未能拍板作任何決定。

 

  有時事評論員曾經指出,政府要如何增加土地供應,行政長官心中理應已有腹稿。但若諮詢結果並非如她所想,是否浪費時間及資源?另外,香港過往都是透過填海來增加土地供應,例如將軍澳、大埔、屯門及荃灣等新市鎮,部分面積均是靠填海而來。然而,在「Not In My Backyard」的心態下,填海造地的選項也會有人反對,難道政府就要放棄填海?

 

  有位看完「土地大辯論」商場展覽的市民向我說:「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但最重要卻是有一人要下決定。」若特首和政府已心裡有數,何不爽快一點,把發展方向直接告訴市民,我相信只要方案對香港有利,便應該坐言起行,市民也會接受。反之,別讓 「關公」把特首害慘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

更多葉劉的地球儀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土地大辯論 #Not In My Backyard #土地供應 #公關 #關公 #粉嶺高爾夫球場 #樓市 #發展 #土地問題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關公災難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