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4-23

糖衣毒藥--走回頭路的TSA

  小三TSA(全港性系統評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問題擾攘了幾年,由教育問題發酵成選舉議題再演變成社會問題,選舉過了幾場,特首已換人,TSA一度改稱BCA(基本能力評估,Basic Competency Assessments)再復名TSA,紛擾混亂,「家、校」均無所適從。到今年3月16日,教育局宣布本學年5月正式復考小三TSA,祭出「不記名、不記校、不取報告」與及「只抽樣10%學生考」幾招,以為可消除操練誘因,平息社會爭議。事實上也有好些議員「收貨」。怎料真正的「大招」--若學校全級報考,便可申請學校報告--才是問題所在,引發了新一輪爭議。

 

 

可預視日後會有更多學校選擇全級報考,最終小三TSA又走上回頭路,抽樣評估的良好意願將盪然無存。

 

  多年來,即使教育局及其教育專家堅稱TSA只是低風險的基本能力評估、數據有助改善教與學,TSA一直遭詬病是教育局評核學校、辦學團體學校校長之間比較競爭、學生操練及壓力的泉源;再加上TSA中英數三科試卷及題型愈來愈深,已超越學生基本能力,學校要學生做大量TSA練習才能應付考試,也有學校要求學生補課或做模擬試,有些學校甚至從小一便開始操練TSA,把學生、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爆發成全港關注的大議題。

 

  有家長組成「TSA關注組」,揭露問題希望引起社會關注, 後來發展成「家長聯盟」,記者會、遊行、簽名運動、公開信、公聽會、聯署,扭盡六壬,無非希望莘莘學子擺脫TSA操練,用心良苦。

 

  我和新民黨也不斷收到市民、家長「取消小三TSA」的訴求,我的選舉政綱便已提到「全面擱置小三TSA」,也多次和教育局兩屆局長會面,為家長及學生發聲,要求教育局正視問題。

 

「三不」糖衣包著「全級報考」的毒藥

 

  來到今回正式復考,教育局以「不記名、不記校、不取報告」與及「只抽樣10%學生考」這些糖衣,包著「若學校全級報考,便可申請學校報告」的毒藥,即保留了一條大大的操練尾巴,而且把主動權及責任推了給學校,一切「校本」決定,與教育局無尤,這招比教育局硬性規定全港小三學生必須參加考核更加要不得。當時已有家長擔憂,這等於為學校提供繼續操練的誘因,仍是苦了學生。

 

  果不其然,教育局甫宣布上述措施,便有多間學校及辦學團體率先表示會全級報考。後來,「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蘇國生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時透露,已有180所小學全級報考,佔全港公營小學近四成,其中包括約30所官立小學,即絕大部分官小將會全級報考。」(《頭條日報》2018年4月13日)反映「為了拎報告,學校可以去到好盡」,基於「局方俾嘅Data有幾多就用幾多」(路德會,《眾新聞》2018年3月25日)的心態,可預視日後會有更多學校選擇全級報考,最終小三TSA又走上回頭路,抽樣評估的良好意願將盪然無存。

 

由考評主導惡化成TSA主導

 

  其中,路德會稱是「基於公平原則」而全級報考,因為「只抽樣10%學生應考,該10%學生需抽出上課時間應試,他們的上課時間因而比其餘90%學生減少。另一方面,該90%學生變相缺少一次考試經驗。」(《眾新聞》2018年3月25日)我認為辦學團體以上述理由解釋全級報考的決定,觀念似是而非,值得商榷,而且很明顯沒考慮學生多一次考試經驗即多一重考試壓力。

 

  同時,路德會指出「由於TSA的題型和範圍已在日常功課和課堂中存在,所以不會鼓勵屬下小學刻意透過模擬考試、設計額外試題等方式操練學生。」(《眾新聞》2018年3月25日)我認為這正正曝露了香港小學教育的深層次問題--由考評主導惡化成TSA主導,應試文化成災。

 

  教育局2016年推出的《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全港性系統評估檢討報告》指出:「現行小三系統評估內容是根據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及數學科的基本能力文件而擬訂的。基本能力只是課程的基本要求,不代表課程的全部要求。小三基本能力是作為判斷學生在初小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終結時能否達到課程的基本要求(只包含部分知識及能力)。」

 

  然而,家裡有多於一個子女的家長會發現,幼子/女就讀初小時,所讀所學所考均比哥哥姐姐讀初小時「深了很多」。以往學校會要求學生做額外的TSA補充練習來操練題型,現在則是TSA的題型及內容已經深入日常功課及考核的骨髓,那表面上是減輕了額外操練。若家長拿著TSA試卷及報告,對比子女平日的工作紙及試卷,不難發現兩者已不知不覺地融合了。

 

  而在年復年的操練及演變後,看著那些連成年人都未必能輕易完成及答對的考題,究竟甚麼才是小三學生需掌握的基本能力呢?

 

教育局以「校本」做擋箭牌

 

  回說即將開考的小三TSA,據說在教師簡介會上,很多老師提出「若某家長拒絕子女應考,校方如何處理?」的問題,然而局方並未能提供明確清晰的指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則說「家長若不想子女參與評估,可以參照缺席運動會、學校旅行等校內活動,以校本原則處理。」(《頭條日報》2018年4月13日)再次以「校本原則」把責任推到學校身上,我認為這做法並不可取。而且,運動會、旅行並非考試,怎能相比。

 

  事實上,就學校是否全級報考小三TSA、其決策過程、有沒有諮詢家長等等,已引發了一些家長與學校的矛盾,楊局長一而再以「校本」當擋箭牌,是把家長和學校推向對立面,破壞一直提倡的「家校合作」價值,當家長和學校之間沒有互信,受害的仍是我們的下一代。

 

弱勢學生更需關注

 

  另外,我們除了關注一般學生的情況,學校裡還有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和NCS(非華語)兩類弱勢學生需要關注。據楊局長解釋,目前「抽樣10%學生考」是指普通學生,而SEN和NCS學生則是另外兩條「抽樣隊伍」,而由於兩者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少很多,他們的抽樣比例會大大高於10%。然而,SEN學生本身就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要他們及家長面對多一次考核,他們面對的焦慮及壓力非一般學生可比。而要非華語少數族裔學生參加中文科評估,無助他們的學習,卻徒添壓力,也值得關注。

 

成立監察委員會

 

  TSA復考,不但未能解決原本的問題,還添了新的「火頭」。我認同「家長聯盟」的建議,教育局應盡快成立監察委員會,邀請教育界及非教育界的社會人士、家長加入,持續監察學校的操練情況、考卷的深淺程度等等,以為初小學生爭取最大的福祉,讓他們愉快學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葉劉的地球儀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TSA #特殊教育需要 #TSA關注組 #TSA關注組 #BCA #教育 #立法會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